question-icon 监督税款流向的依据是什么?

我一直很好奇,我们交的税款都用到哪里去了。作为纳税人,我觉得自己有权利知道税款的流向。但我不知道监督税款流向有没有相关的法律依据,也不清楚具体是哪些法律在保障我们的这个权利,希望能得到解答。
展开 view-more
  • #税款监督
  • #宪法依据
  • #预算法
  • #信息公开
  • #税收征管
answer-icon 共1位律师解答

监督税款流向是公民作为纳税人的一项重要权利,其依据来自多个层面的法律法规。 首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为公民监督税款流向提供了根本大法层面的支撑。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税收作为国家财政的重要来源,其征收和使用本质上是为了人民的利益。人民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这其中就包含了对税款流向的监督权利。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它为公民监督税款流向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在具体操作层面保障了公民对税款流向的监督。该法规定,经人民代表大会批准的预算,非经法定程序,不得调整。各级政府、各部门、各单位的支出必须以经批准的预算为依据,未列入预算的不得支出。同时,预算的编制、审查、批准、执行、调整、监督以及决算,都应当向社会公开,接受社会监督。这意味着税款的收支情况要通过预算的形式向社会公开,公民可以依据该法了解税款的具体流向,并对不合理的情况提出质疑和监督。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也为公民监督税款流向提供了重要保障。该条例规定,行政机关应当主动公开涉及公众利益调整、需要公众广泛知晓或者需要公众参与决策的政府信息。财政预算、决算信息就属于应当主动公开的政府信息范畴。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可以根据自身生产、生活、科研等特殊需要,向国务院部门、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及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部门申请获取相关政府信息。这使得公民能够更便捷地获取税款使用的详细信息,从而更好地行使监督权利。 此外,《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强调了税收的合法性和规范性。该法规定,税收的开征、停征以及减税、免税、退税、补税,依照法律的规定执行;法律授权国务院规定的,依照国务院制定的行政法规的规定执行。这从源头上保障了税款征收的合法性和规范性,进而为公民监督税款流向提供了前提条件。因为只有在合法、规范征收税款的基础上,公民对税款流向的监督才有实际意义。

avatar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suggest-qr
mobile-suggestion
qr why
mobile-cta-laywer cta-laywer
免费法律咨询 3423名律师在线 3分钟快速回复
立即联系立即拨打立即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