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岁实施语言暴力可以立案吗?


在探讨十一岁孩子实施语言暴力能否立案这个问题时,我们需要从多个方面来分析。首先,我们要明白立案通常是指司法机关对犯罪案件或民事纠纷等进行受理并开展调查的程序。在我国法律体系里,不同性质的案件立案标准也有所不同。 对于刑事案件而言,刑事责任年龄是一个重要的考量因素。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七条规定,已满十二周岁不满十四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罪,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情节恶劣,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追诉的,应当负刑事责任。语言暴力一般情况下很难直接构成上述规定中的犯罪行为,所以从刑事立案角度来说,十一岁孩子单纯的语言暴力通常不符合刑事立案标准。 再看民事案件方面,语言暴力可能涉及侵犯他人的名誉权、人格权等。《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九百九十条规定,人格权是民事主体享有的生命权、身体权、健康权、姓名权、名称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隐私权等权利。如果十一岁孩子的语言暴力行为对他人名誉、精神等造成损害,被侵权人可以通过民事诉讼要求侵权人承担民事责任。但是,由于十一岁孩子属于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根据《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八十八条规定,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造成他人损害的,由监护人承担侵权责任。所以,即便立案进入民事诉讼程序,承担责任的通常是孩子的监护人。 此外,从治安管理的角度来看,《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规定了对侮辱、诽谤等行为的处罚,但该法同样对责任年龄有规定,不满十四周岁的人违反治安管理的,不予处罚,但是应当责令其监护人严加管教。所以,一般情况下,十一岁孩子的语言暴力也很难按照治安案件立案处罚。 综上所述,十一岁孩子实施语言暴力通常很难进行刑事或治安立案,但如果造成他人民事权益损害,是可以通过民事诉讼途径立案解决的,不过责任最终由其监护人承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