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stion-icon 行贿案件的事实一般分为哪几类?

我涉及一个行贿相关的事情,想搞清楚行贿案件的事实通常是怎么划分的。不知道这方面在法律上有没有明确的分类,划分的依据又是什么,我很想了解这些内容,以便对自己面临的情况有更清晰的认识。
展开 view-more
  • #行贿案件
answer-icon 共1位律师解答

行贿案件的事实一般可以从不同角度进行分类,下面为您详细介绍。 从行贿行为的构成要素角度来看,可分为主观事实和客观事实。主观事实主要涉及行贿人的主观故意,即行贿人是否具有谋取不正当利益的目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八十九条规定,为谋取不正当利益,给予国家工作人员以财物的,是行贿罪。这里的“为谋取不正当利益”就是主观方面的关键要素。例如,张三为了让某国家工作人员帮自己违规拿到一个项目,而给予其财物,张三具有谋取不正当利益的主观故意,这就是主观事实的体现。 客观事实则包括行贿的行为方式、财物的给予过程等。行贿行为方式多样,既可以是直接给予财物,也可以是通过其他利益输送的方式,如提供旅游机会、安排工作等。在财物给予过程方面,涉及给予的时间、地点、数量等具体情况。比如,李四在某酒店房间将一笔现金送给某官员,这里的酒店房间就是给予地点,现金数额就是财物数量,这些都是客观事实。 从行贿案件的发展阶段角度,可分为行贿预备事实、行贿实施事实和行贿既遂事实。行贿预备事实是指行贿人在实施行贿行为前进行的准备活动,如筹集行贿资金、寻找行贿对象等。行贿实施事实是指行贿人实际实施给予财物或利益输送的行为过程。行贿既遂事实是指行贿行为达到了法律规定的既遂标准,一般来说,当行贿人给予财物,国家工作人员收受财物并可能为其谋取不正当利益时,行贿既遂。例如,王五准备了一笔钱打算向某局长行贿,这是行贿预备;之后王五将钱送给了局长,这是行贿实施;局长收下钱并承诺为其办事,此时就构成行贿既遂。 从行贿涉及的对象和领域角度,可分为向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行贿事实、向国有公司企业人员行贿事实等。不同对象和领域的行贿案件,在法律适用和量刑上可能会有所不同。向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行贿,侵害的是国家机关的正常管理活动和声誉;向国有公司企业人员行贿,主要影响的是国有公司企业的正常经营秩序。例如,赵六向某政府部门官员行贿以获取项目审批,这属于向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行贿;孙七向某国有公司经理行贿以获得商业合作机会,这属于向国有公司企业人员行贿。

avatar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suggest-qr
mobile-suggestion
qr why
mobile-cta-laywer cta-laywer
免费法律咨询 3423名律师在线 3分钟快速回复
立即联系立即拨打立即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