划拨用地是否可以进行抵押担保?
在我国法律体系下,划拨用地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进行抵押担保的。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划拨用地的概念。划拨用地是指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依法批准,在土地使用者缴纳补偿、安置等费用后将该幅土地交付其使用,或者将土地使用权无偿交付给土地使用者使用的行为。这种方式取得的土地使用权,通常没有明确的使用期限,与通过出让方式取得的土地使用权有所不同。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镇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和转让暂行条例》第四十五条规定,符合下列条件的,经市、县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门和房产管理部门批准,其划拨土地使用权和地上建筑物、其他附着物所有权可以转让、出租、抵押:(一)土地使用者为公司、企业、其他经济组织和个人;(二)领有国有土地使用证;(三)具有地上建筑物、其他附着物合法的产权证明;(四)依照本条例第二章的规定签订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向当地市、县人民政府补交土地使用权出让金或者以转让、出租、抵押所获效益抵交土地使用权出让金。从这条规定可以看出,划拨用地并非绝对不能抵押,而是要满足一定的条件并经过相关部门的批准。
此外,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破产企业国有划拨土地使用权应否列入破产财产等问题的批复》中也提到,企业对其以划拨方式取得的国有土地使用权无处分权,以该土地使用权为标的物设定抵押,除依法办理抵押登记手续外,还应经具有审批权限的人民政府或土地行政管理部门批 准。否则,应认定抵押无效。这进一步强调了划拨用地抵押不仅要办理抵押登记,还需要政府或土地管理部门的批准。
在实际操作中,如果要对划拨用地进行抵押担保,抵押人应当先向有批准权的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门申请办理土地使用权出让手续,补交土地使用权出让金,将划拨土地转变为出让土地。只有完成这些程序后,才能够按照一般的土地抵押程序进行操作。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保障国家对土地资源的合理管理和使用,防止国有土地资产的流失。
综上所述,划拨用地在符合法定条件并经过法定程序的情况下是可以进行抵押担保的。但在进行相关操作时,一定要严格遵守法律规定,确保抵押行为的合法性和有效性,避免给自己带来不必要的法律风险。
相关问题
为您推荐18个最新问题
什么是担保物权?
休假期间与他人调班受伤是否属于工伤?
起诉了欠款人后欠款人还了一部分钱该怎么办?
有孩子想离婚该如何处理?
结婚以后夫妻的钱应该分开吗?
退休老人医疗纠纷补偿标准是怎样的?
离了两次婚,第三次结婚领证会显示吗?
意外伤险的报销比例是多少?
结婚时女方父母需要进酒吗?
残疾辅助器具费赔偿年限的起始时间是怎样规定的?
行政新旧法律适用原则是什么?
规定任何公民,非经什么并由公安机关执行?
社保欠缴该怎么补缴?
销售假冒商品罪的量刑标准是怎样的?
离婚前是否必须签离婚协议?
公司股权一般如何分配?
保证金的最新标准是什么?
开工程招标公司需要怎么办理?
已为您展示了 18 个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