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保候审能否提前解除?
我之前因为涉嫌一起案子被取保候审了。现在已经过去了一段时间,我感觉自己的情况符合提前解除的条件。我想知道取保候审是不是可以提前解除呢?具体需要满足什么条件和走什么流程?
展开


取保候审是一种刑事强制措施,在刑事诉讼中,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等司法机关对未被逮捕或逮捕后需要变更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为防止其逃避侦查、起诉和审判,责令其提出保证人或者交纳保证金,并出具保证书,保证随传随到。 关于取保候审是否可以提前解除,答案是肯定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规定,发现被取保候审人不应当追究刑事责任、取保候审期限届满、违反取保候审规定等情形下可以提前解除。 首先,如果发现被取保候审人不应当追究刑事责任,这意味着经过进一步侦查、审查,发现犯罪嫌疑人并没有实施犯罪行为,或者犯罪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等情况。比如公安机关在后续调查中找到了确凿证据,证明犯罪行为是他人所为,与被取保候审人无关,这种情况下就应当及时解除取保候审。 其次,被取保候审人违反取保候审规定,可能会导致提前解除。例如被取保候审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未经执行机关批准离开所居住的市、县;住址、工作单位和联系方式发生变动的,在二十四小时以内没有向执行机关报告;在传讯的时候没有及时到案;干扰证人作证;毁灭、伪造证据或者串供等。司法机关可以根据情节,责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具结悔过,重新交纳保证金、提出保证人,或者监视居住、予以逮捕。对违反取保候审规定,需要予以逮捕的,可以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先行拘留。 解除取保候审的程序,一般由决定取保候审的机关制作解除取保候审决定书、通知书,送达执行机关。执行机关应当及时通知被取保候审人和有关单位。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