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解除取保候审的流程是怎样的?


在我国,解除取保候审有一套严谨的流程。 首先是提出申请,被取保候审人或者其法定代理人、委托代理人可以口头或者书面形式,向作出取保候审决定的机关提出解除取保候审的申请。这里要说明的是,法定代理人一般是指被取保候审人的父母、养父母、监护人和负有保护责任的机关、团体的代表;委托代理人则是被取保候审人委托的律师等人。在申请里,最好详细说明自己在取保候审期间没有违反规定的情况 。 接着是决定机关进行审核。相关决定机关会严格审查是否符合解除取保候审的条件。依据《刑事诉讼法 》第七十九条规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取保候审最长不得超过十二个月。如果取保候审期限届满,并且被取保候审人在这期间没有违反诸如未经执行机关批准不得离开所居住的市、县等规定,就符合解除条件。 然后,如果审核通过,案件承办人需撰写《呈请解除取保候审报告书》 ,待办案单位审查通过之后,办案人员会制作《解除取保候审决定书、通知书》 。在办理手续时,办案人员要向被取保候审人宣读《解除取保候审决定书》,并让其在回执上签字确认。 要是被取保候审人在取保候审期间缴纳了保证金,根据《刑事诉讼法》第七十三条,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取保候审期间未违反本法第七十一条规定的,取保候审结束的时候,凭解除取保候审的通知或者有关法律文书到银行领取退还的保证金,此时办案人员还需制作《退还保证金决定书》,通知被取保候审人前往指定的银行领取相应的保证金。 相关概念: 法定代理人:是指依照法律规定直接取得代理权的人,一般是与被代理人有密切关系的人,像父母、监护人等,他们可以代表被代理人进行一些法律行为。 委托代理人:是基于被代理人的委托授权而产生代理权的人,比如被取保候审人委托的律师,受其委托来处理相关法律事务。 《呈请解除取保候审报告书》:是承办案件的人员向上级部门报告,申请解除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取保候审措施的一种法律文书,里面会详细说明案件情况以及解除取保候审的理由等。 《解除取保候审决定书、通知书》:这是决定解除取保候审的正式法律文件,决定书明确解除取保候审这一决定,通知书则用于通知相关单位和人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