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驾可以用促凝管保存血液吗?处罚醉驾时没有开车证据该怎么办?
我最近遇到个事儿挺闹心的,朋友因为醉驾被查了。听说当时抽血保存血液用的是促凝管,而且好像警方那边还没有特别明确他开车的证据。我就想弄明白,这促凝管保存血液在法律上到底行不行啊?要是没足够开车证据,这醉驾会怎么判定和处理呢?
展开


首先来回答醉驾是否可以用促凝管保存血液这个问题。按照规定,抽出血样中应添加抗凝剂,防止血液凝固,使用促凝管是违反国家规定的。《车辆驾驶人员血液、呼气酒精含量阈值与检验》GB19522 - 2010明确有此要求。 从原理上来说,使用促凝管存储的血样乙醇检测值一般会大于使用抗凝管储存的血样乙醇检测值。而且根据最高法司法解释,检材因污染不具备鉴定条件的鉴定意见不能作为证据采信,使用促凝管保存血液存在污染检材的问题,会导致后续的乙醇含量鉴定结果难以保证真实性、客观性,最终影响对嫌疑人是否达到醉酒状态的认定。比如曾有案例,送检血样先后存于促凝管和抗凝管内,因在促凝管内时已经受到污染,不具备鉴定条件,最终鉴定意见不作为证据采信。 接下来谈谈处罚醉驾没有开车证据怎么办。应由公安机关进行侦办取证,并依据侦办状况来断定是否应追查刑事责任。《刑事诉讼法》规定,对一切案子的判处都要重证据,重调查研究,不轻信口供。只要被告人供述,没有其他证据的,不能断定被告人有罪和处以刑罚;没有被告人供述,证据确实、充分的,可以断定被告人有罪和处以刑罚。如果证明当事人构成违法的证据达到确实、充分的程度,就应依法定程序来追查危险驾驶罪的刑事责任;如果证据仍缺乏的,则应当撤销案件。总之,证据在醉驾案件的判定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