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案金额不足两千是否可以立案?


在探讨涉案金额不足两千是否可以立案这个问题时,需要根据不同的案件类型来进行具体分析,主要涉及刑事和民事两大领域。 首先来看刑事案件。在刑事案件中,立案通常需要满足一定的条件,即要有犯罪事实,并且该犯罪事实需要追究刑事责任。不同类型的犯罪,其立案标准也有所不同。对于一些常见的财产犯罪,比如盗窃罪,其立案标准往往与涉案金额相关。依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盗窃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一条规定,盗窃公私财物价值一千元至三千元以上、三万元至十万元以上、三十万元至五十万元以上的,应当分别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条规定的“数额较大”“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 。一般情况下,如果当地执行的立案标准是一千元以上,那么涉案金额不足两千但达到一千元时,是可以立案的;但如果涉案金额远远低于当地规定的立案标准,可能就不符合盗窃罪的立案条件。不过,即使金额未达到标准,但存在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等情形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条的规定,也会予以立案追究刑事责任。 再说说诈骗罪,根据相关规定,诈骗公私财物价值三千元至一万元以上属于“数额较大”。所以,如果是诈骗案件,涉案金额不足两千,通常达不到诈骗罪的立案标准。然而,如果存在特殊情形,比如造成被害人自杀、精神失常或者其他严重后果等,即使金额不足,司法机关也可能会根据具体情况决定是否立案。 接下来看民事案件。与刑事案件不同,民事案件的立案并不以涉案金额为唯一的判断标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二条规定,起诉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一)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二)有明确的被告;(三)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四)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也就是说,只要满足上述条件,无论涉案金额多少,哪怕不足两千,法院都会予以立案受理。例如,在一些小额的合同纠纷、民间借贷纠纷中,即使金额很小,只要符合起诉条件,当事人就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法院也会依法立案审理。 综上所述,涉案金额不足两千是否可以立案不能一概而论,要根据案件的具体性质、类型以及相关法律规定来综合判断。在刑事案件中,除了金额外,还要考虑行为的性质和情节;而在民事案件中,主要看是否符合起诉的法定条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