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案件申请法院强制执行能否变更金额?
我有个民事案件,法院判决后对方没履行,我申请了强制执行。但在执行过程中,发现实际金额和申请执行时的金额有出入,想问下能不能变更申请强制执行的金额,该怎么操作呢?
展开


在民事案件中,申请法院强制执行时是可以变更执行金额的。我们先来解释几个法律概念。强制执行是指人民法院按照法定程序,运用国家强制力量,根据发生法律效力文书明确具体的执行内容,强制民事义务人完成其所承担的义务,以保证权利人的权利得以实现。而执行金额就是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人需要向权利人支付的金钱数额。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及相关司法解释,在执行过程中,如果出现了法定情形,是可以对执行金额进行变更的。比如,执行依据的法律文书内容发生了变更,像经过再审改判,判决的金额有了变化;或者执行过程中出现了新的事实,导致实际应执行的金额与原申请金额不一致,像存在利息的计算错误、有新的债务抵销等情况。 当出现需要变更执行金额的情况时,申请人应当及时向执行法院提出书面申请,说明变更的理由和依据,并提供相应的证据材料。法院在收到申请后,会对申请进行审查。如果审查认为理由成立,符合法律规定,法院会作出相应的裁定,对执行金额进行变更;如果理由不成立,法院会驳回申请。申请人要注意,变更执行金额的申请应当在合理的期限内提出,以免影响执行程序的顺利进行。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