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后确定的抚养费可以要求增加吗?


在离婚后,已经确定的抚养费是可以要求增加的。下面为您详细解释相关法律规定和条件。 首先,从法律概念上来说,抚养费是父母或其他对未成年人负有抚养义务的人,为未成年人承担的生活、教育、医疗等费用。在夫妻离婚时,会对子女抚养费的数额、给付方式等进行确定。但随着时间推移,情况可能发生变化,比如物价上涨、子女教育医疗费用增加等。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五条规定,离婚后,子女由一方直接抚养的,另一方应当负担部分或者全部抚养费。负担费用的多少和期限的长短,由双方协议;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判决。前款规定的协议或者判决,不妨碍子女在必要时向父母任何一方提出超过协议或者判决原定数额的合理要求。 那么,什么情况下可以要求增加抚养费呢?一般来说,具有下列情形之一,子女要求有负担能力的父或者母增加抚养费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一是原定抚养费数额不足以维持当地实际生活水平;二是因子女患病、上学,实际需要已超过原定数额;三是有其他正当理由应当增加。例如,孩子突发重大疾病,需要长期治疗和高额费用;或者孩子升学进入高收费的学校,学习费用大幅增加等。 当需要要求增加抚养费时,通常可以先由父母双方进行协商。如果双方能够就增加抚养费的数额、方式等达成一致意见,那么可以签订书面协议进行变更。如果协商不成,直接抚养子女的一方或者子女本人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增加抚养费。在诉讼过程中,需要提供相应的证据,证明存在需要增加抚养费的合理情形,比如孩子的学费发票、医疗费用清单、当地生活成本提高的相关证明等。法院会根据子女的实际需要、父母双方的负担能力和当地的实际生活水平等因素,综合判断是否应当增加抚养费以及增加的具体数额。 总之,离婚后确定的抚养费在符合法定条件的情况下是可以要求增加的,但需要遵循法律规定的程序和提供相应的证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