赡养老人的子女能多分老人的家产吗?
我和兄弟姐妹一起赡养老人,但我平时照顾老人比较多,出钱出力也更多。现在老人去世了,涉及家产分配问题,我想知道像我这种赡养老人多的子女,在分家产的时候能不能多分一些呢?
展开


在法律层面,赡养老人的子女在分配老人的家产时,是有可能多分的。 这里需要先解释两个概念,一个是“法定继承”,就是在老人没有留下遗嘱的情况下,按照法律规定的顺序和比例来分配遗产。另一个是“遗产分配原则”,这是在法定继承中用来确定每个继承人能分到多少遗产的规则。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三十条规定,同一顺序继承人继承遗产的份额,一般应当均等。但是,对被继承人尽了主要扶养义务或者与被继承人共同生活的继承人,分配遗产时,可以多分。有扶养能力和有扶养条件的继承人,不尽扶养义务的,分配遗产时,应当不分或者少分。继承人协商同意的,也可以不均等。 也就是说,在法定继承中,如果某个子女对老人尽了主要的赡养义务,比如长期照顾老人的生活起居、支付较多的医疗费用等,那么在分配遗产时,法院会倾向于让这个子女适当多分一些。这是法律对尽赡养义务行为的一种肯定和鼓励。 不过,如果老人生前留下了合法有效的遗嘱,那么遗产就要按照遗嘱来分配。即使某个子女赡养老人较多,但遗嘱中没有给予其更多的遗产份额,通常也只能按照遗嘱执行。 此外,在实际的遗产分配过程中,如果各继承人之间能够就遗产分配达成一致意见,也可以不按照上述法定原则进行分配。但如果协商不成,就需要通过诉讼等法律途径来解决,由法院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判决。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