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可以因为员工旷工而开除员工吗?


单位是否可以因为员工旷工而开除员工,需要分情况来看。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旷工的概念。旷工指的是员工在没有经过单位允许的情况下,没有按照规定到岗工作。这是一种违反单位劳动纪律的行为。 从法律层面来看,《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九条规定,劳动者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也就是说,如果单位有明确的规章制度,并且该规章制度是合法有效的,其中规定了旷工达到一定天数属于严重违反规章制度的行为,那么单位是可以依据这个规定来开除旷工的员工的。 那么,什么样的规章制度才是合法有效的呢?根据法律规定,用人单位制定、修改或者决定有关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卫生、保险福利、职工培训、劳动纪律以及劳动定额管理等直接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或者重大事项时,应当经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全体职工讨论,提出方案和意见,与工会或者职工代表平等协商确定。并且,用人单位应当将直接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和重大事项决定公示,或者告知劳动者。 举个例子,如果单位的规章制度是经过民主程序制定,并且向员工进行了公示或者告知,其中明确规定旷工3天以上(包含3天)属于严重违反规章制度,而员工旷工达到了这个天数,那么单位开除该员工就是合法的。 但是,如果单位没有相关的规章制度,或者规章制度没有经过合法的程序制定,或者没有向员工公示、告知,那么单位仅仅以旷工为由开除员工就可能存在违法的风险。在这种情况下,员工可以通过劳动仲裁或者诉讼等方式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如果单位违法解除劳动合同,员工可以要求单位继续履行劳动合同,或者要求单位支付赔偿金。赔偿金的标准是经济补偿标准的二倍。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总之,单位能否因为员工旷工而开除员工,关键在于单位的规章制度是否合法有效以及员工旷工的情节是否严重。员工遇到此类问题时,要了解自己的权益,必要时通过合法途径解决纠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