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年未执行的债务还能起诉吗?
我有一笔债务,已经过去15年都没执行。当初没要回来钱,现在我想再试试起诉,不知道还能不能行。我不太懂法律,就怕时间太久了不被法律支持,想问问这种情况还能不能去法院起诉呢?
展开


从法律角度来看,即便债务已经过去15年未执行,仍然是可以起诉的。起诉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我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二条规定,起诉必须符合下列条件: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有明确的被告;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只要满足这些条件,法院就会受理起诉。 不过,这里涉及到一个重要的法律概念——诉讼时效。一般情况下,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这是依据《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的规定。如果在这15年期间,债权人没有向债务人主张过权利,也没有出现诉讼时效中断、中止等法定情形,那么债务人就可以提出诉讼时效抗辩。一旦债务人提出这种抗辩,法院经过审理认为情况属实,就会驳回债权人的诉讼请求。 但是,如果存在一些特殊情况导致诉讼时效中断,比如债权人在这期间有向债务人催讨债务,债务人承诺还款等,那么诉讼时效就会重新计算。所以,虽然可以起诉,但诉讼结果要根据具体的证据和情况来判断。债权人需要尽量收集能够证明自己在诉讼时效期间内主张过权利的证据,这样才能增加胜诉的可能性。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