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是否可以进行民事调解?
我和另一半感情出现了问题,正在考虑离婚。但我又不想把关系闹得太僵,想知道在离婚这件事上能不能通过民事调解的方式来解决,这样说不定能心平气和地处理好各种问题。想了解下法律上对于离婚进行民事调解是怎么规定的。
展开


离婚是可以进行民事调解的。在法律中,民事调解是指在人民法院或其他相关组织的主持下,双方当事人就争议的事项进行协商,以达成和解协议的过程。对于离婚纠纷,调解是非常重要且常见的处理方式。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七十九条规定,夫妻一方要求离婚的,可以由有关组织进行调解或者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离婚诉讼。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应当进行调解;如果感情确已破裂,调解无效的,应当准予离婚。这就明确了在离婚程序中,调解是必经的环节。 从调解的主体来看,既可以是有关组织,例如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妇联等,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可能更了解当事人的情况,能够从较为实际的角度去做调解工作。比如,居委会可以基于邻里之间的了解,组织双方坐下来,沟通彼此的想法和诉求。 而人民法院的调解则更具规范性和权威性。在离婚诉讼中,法院的调解贯穿于整个诉讼过程。在立案前,法院可能会先进行诉前调解,给双方一个缓冲和沟通的机会。如果诉前调解成功,双方达成离婚协议,那么就无需进入正式的诉讼程序。在立案后,庭审过程中,法官也会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解。若调解达成一致,法院会制作调解书,调解书与判决书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 调解的好处是多方面的。对于当事人来说,调解可以避免双方矛盾进一步激化,减少对抗性,更有利于双方心平气和地解决财产分割、子女抚养等问题。同时,调解也能节省时间和诉讼成本。对于社会而言,调解有助于维护家庭和谐与社会稳定。所以,在离婚时进行民事调解是可行且值得提倡的。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