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内是否可以做财产公证?
我和爱人结婚几年了,现在想对我们婚内的财产做个明确划分,不知道在婚姻存续期间能不能做财产公证呢?我想了解下相关法律规定和操作的可行性。
展开


婚内是可以做财产公证的。财产公证是指公证机构根据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申请,依照法定程序对民事法律行为、有法律意义的事实和文书的真实性、合法性予以证明的活动。婚内财产公证,就是夫妻双方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对各自的财产归属等问题进行约定,并通过公证机构加以证明。 从法律依据来看,《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五条规定,男女双方可以约定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以及婚前财产归各自所有、共同所有或者部分各自所有、部分共同所有。约定应当采用书面形式。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适用本法第一千零六十二条、第一千零六十三条的规定。夫妻对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以及婚前财产的约定,对双方具有法律约束力。 这意味着夫妻双方可以在婚内通过书面约定来确定财产的归属,而财产公证就是对这种书面约定进行证明的一种方式。办理婚内财产公证,首先夫妻双方要准备好相关材料,比如身份证、结婚证、财产证明等。然后双方共同到公证机构提出申请,填写公证申请表。公证机构会对双方提交的材料进行审查,询问双方当事人的意思表示是否真实等。经过审查,公证机构认为符合公证条件的,会出具公证书。 婚内财产公证具有重要意义。它可以明确夫妻双方的财产权益,避免日后因财产问题产生纠纷。特别是在涉及到较大财产数额或者财产来源复杂的情况下,公证能够为双方提供更有力的法律保障。同时,经过公证的财产约定在证据效力上更强,一旦发生争议,公证书可以作为直接的证据使用。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