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离婚可以进行财产公证吗
我和配偶感情还不错,不想离婚。但考虑到一些经济方面的因素,想对我们现在的财产做个公证,明确一下归属。想了解在不离婚的情况下能不能进行财产公证,要是可以的话,具体该怎么做呢?
展开


不离婚是可以进行财产公证的。 简单来说,夫妻财产公证就是夫妻双方对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财产以及婚前财产的归属,通过公证的方式确定下来。 《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五条第一款、第二款规定,男女双方可以约定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以及婚前财产归各自所有、共同所有或者部分各自所有、部分共同所有,约定应当采用书面形式。夫妻对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以及婚前财产的约定,对双方具有法律约束力。这就从法律层面为不离婚时的财产公证提供了依据。 夫妻婚后财产公证需要满足一定条件。首先,必须是合法结婚的夫妻双方;其次,是夫妻双方真实自愿对婚后财产达成约定;再次,要夫妻双方亲自办理公证;最后,夫妻双方对婚后财产的约定须合法。 办理财产公证的流程一般是这样:双方先共同前往公证处提出公证申请,并填写相关表格;然后公证处会对双方提交的证明材料和协议书进行审查,确认其真实性、合法性及充分性;经审查无误后,公证处会在规定的工作日内向双方出具公证书。 办理时要准备好相关材料,比如个人的身份证明,像身份证、户口簿,已婚的还要带上结婚证;与约定内容有关的财产所有权证明,例如房产证、未拿到产权证的带购房合同和付款发票;双方已经草拟好的协议书,协议书要包含当事人个人基本情况、财产情况及使用、维修、处分原则等 。 相关概念: 夫妻财产约定:是夫妻之间对财产归属等问题自愿协商达成的一种协议。 公证书:是公证处根据当事人申请,依法定程序对相关事项真实性、合法性进行证明后出具的法律文书。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