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审立案审查期间还能执行吗?
我有个案子已经申请再审并且立案审查了,但现在原审的执行还在进行。我不太清楚在再审立案审查这个阶段,原审判决到底还能不能继续执行,会不会有相关的限制,所以想了解一下法律是怎么规定的。
展开


在再审立案审查期间,原判决、裁定通常是可以继续执行的。 再审立案审查,简单来说,就是法院对当事人申请再审的案件进行初步的审查,看看是否符合再审的条件。这并不意味着原判决、裁定就一定存在错误,也不代表再审程序已经正式启动。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一十一条规定,按照审判监督程序决定再审的案件,裁定中止原判决、裁定、调解书的执行,但追索赡养费、扶养费、抚养费、抚恤金、医疗费用、劳动报酬等案件,可以不中止执行。也就是说,一般情况下,只有在法院正式决定再审后,才会裁定中止原判决的执行。在再审立案审查阶段,原判决的执行并不会受到影响。 不过,也存在一些特殊情况。如果当事人能够提供充分的证据,证明继续执行可能会造成难以弥补的损失,并且这种损失是无法通过后续的执行回转来弥补的,那么当事人可以向法院申请暂缓执行。法院会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审查,如果认为理由成立,可能会决定暂缓执行。 所以,在再审立案审查期间,原审判决通常是可以继续执行的,但当事人如果有合理的理由,也可以向法院申请暂缓执行。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