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行案件跟再审有关系吗?
我有个案件已经进入执行阶段了,但我觉得判决可能有问题,想申请再审。我就想知道执行案件和再审之间有没有关系,申请再审会不会影响执行,要是再审改判了执行的结果又该怎么处理呢?
展开


执行案件和再审是存在一定关系的。下面我们来详细了解一下。 首先,从基本概念上来说,执行案件是指法院根据已经生效的法律文书,强制义务人履行义务的程序。再审则是指人民法院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发现确有错误,依职权或当事人申请,对案件进行重新审理的程序。 一般情况下,执行案件和再审没有必然的先后顺序。案件进入执行阶段后,当事人仍然可以申请再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一十三条规定,按照审判监督程序决定再审的案件,裁定中止原判决、裁定、调解书的执行,但追索赡养费、扶养费、抚养费、抚恤金、医疗费用、劳动报酬等案件,可以不中止执行。这意味着,在再审申请被法院受理并决定再审后,原则上会中止原判决的执行。不过,对于一些涉及到当事人基本生活保障的案件,为了保障当事人的基本权益,法院可以决定不中止执行。 如果再审改判了,那么执行的结果就要根据改判的内容进行相应的调整。如果再审判决撤销或者变更了原判决,执行法院应当根据再审判决的内容,对已经执行的财产进行执行回转。执行回转是指执行完毕后,因据以执行的法律文书被依法撤销,由执行人员采取措施,将被执行人的财产恢复到执行前的状况。《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四十条规定,执行完毕后,据以执行的判决、裁定和其他法律文书确有错误,被人民法院撤销的,对已被执行的财产,人民法院应当作出裁定,责令取得财产的人返还;拒不返还的,强制执行。 综上所述,执行案件和再审是相互关联的,再审程序可能会影响执行案件的进程,而再审的结果也会对执行的内容产生影响。当事人在案件执行过程中申请再审时,需要了解相关的法律规定,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