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成年人发生交通事故该怎么处理?
我是个未成年人,前几天不小心和别人发生了交通事故,当时特别慌,不知道该怎么做。现在想了解一下,未成年人遇到交通事故时,具体的处理流程是什么,自己要承担什么责任,家长又要承担什么责任呢?
展开


当未成年人发生交通事故时,处理过程需要考虑到未成年人的特殊身份和法律规定。 首先,在事故发生后,不管是不是未成年人,都要遵循一些基本的应急处理步骤。如果有人受伤,应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确保伤者能得到及时的救治。同时,要拨打122报警电话,通知交警部门前来处理事故。在等待的过程中,要注意保护现场,尽量不要破坏事故发生时的状态,以便交警准确地判断事故责任。比如,不要随意移动车辆和相关物品等。 从责任认定方面来看,《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八十八条规定,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造成他人损害的,由监护人承担侵权责任。所以,在交通事故中,如果未成年人负有责任,通常是由其监护人来承担赔偿责任。例如,如果未成年人骑车撞到了行人,导致行人受伤,那么赔偿行人的医疗费用等损失一般是由其父母来承担。 关于责任的划分,交警会根据事故现场的具体情况,依据《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等相关规定,制作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认定书会明确各方在事故中所承担的责任比例,如全部责任、主要责任、同等责任、次要责任等。 如果涉及到赔偿问题,赔偿的范围通常包括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交通费、住宿费、住院伙食补助费、必要的营养费等。若造成残疾的,还需要赔偿残疾赔偿金、残疾辅助器具费等。在协商赔偿时,双方可以根据责任认定书来确定赔偿的金额和方式。如果协商不成,可以通过民事诉讼的方式来解决。 此外,对于未成年人自身而言,如果在事故中受到了伤害,也同样可以依据相关法律规定,要求责任方进行赔偿。总之,未成年人发生交通事故后,要冷静处理,及时寻求帮助,同时监护人要依法承担相应的责任和义务。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