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stion-icon 执行庭可以进行调解吗?

我有个案子已经到执行阶段了,法院执行庭的人说可以调解。我不太懂,执行阶段还能调解吗?执行庭有调解的权力吗?这种调解和普通的调解有啥不一样?我担心调解对我不利,想了解清楚执行庭调解的相关规定。
展开 view-more
  • #执行和解
answer-icon 共1位律师解答

在法律实践中,执行庭是可以进行调解的,这种调解被称为执行和解。执行和解是指在执行过程中,双方当事人自愿协商,达成协议,结束执行程序的活动。 从法律依据来看,《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三十七条规定,在执行中,双方当事人自行和解达成协议的,执行员应当将协议内容记入笔录,由双方当事人签名或者盖章。申请执行人因受欺诈、胁迫与被执行人达成和解协议,或者当事人不履行和解协议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当事人的申请,恢复对原生效法律文书的执行。这就为执行庭进行调解提供了明确的法律依据。 执行庭调解有其独特的优势和意义。对于申请执行人来说,通过调解可能更快地实现自己的权利,避免漫长的执行过程。比如,被执行人可能因为经济困难等原因无法一次性履行全部义务,通过调解可以达成分期履行的协议,这样既保障了申请执行人的债权能够逐步实现,也给了被执行人一定的缓冲时间。 对于被执行人而言,调解可以避免因强制执行给自己带来的不利影响,如财产被查封、拍卖等。而且,通过与申请执行人协商,可能争取到更有利的履行条件。 执行庭调解的过程通常是在执行员的主持下,双方当事人就执行标的的履行方式、期限、数额等进行协商。执行员会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引导双方达成一个公平、合理的和解协议。一旦双方达成和解协议并签字确认,该协议就具有一定的法律效力。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如果一方当事人不履行和解协议,另一方当事人可以向法院申请恢复对原生效法律文书的执行。也就是说,和解协议并不替代原生效法律文书,它只是在执行过程中双方达成的一种履行方案。所以,在执行庭调解过程中,双方都应当谨慎考虑,确保达成的协议符合自己的利益和实际情况。

avatar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suggest-qr
mobile-suggestion
qr why
mobile-cta-laywer cta-laywer
免费法律咨询 3423名律师在线 3分钟快速回复
立即联系立即拨打立即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