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案底的人指纹可以查找吗?


在法律层面,对于没有案底的人,其指纹是否可以被查找需要分情况来看。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指纹信息在法律体系中的相关概念。指纹属于生物识别信息的一种,每个人的指纹都是独一无二的,具有很强的个体识别性。在我国,对于公民个人信息包括指纹信息是受到法律严格保护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三十四条规定,自然人的个人信息受法律保护。个人信息是以电子或者其他方式记录的能够单独或者与其他信息结合识别特定自然人的各种信息,其中就包括生物识别信息。这意味着公民的指纹信息属于个人信息范畴,受到法律的保护,不能随意被获取和使用。 然而,在一些特定情况下,即使没有案底,相关部门也可以查找其指纹。比如在刑事侦查过程中,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三十条规定,为了确定被害人、犯罪嫌疑人的某些特征、伤害情况或者生理状态,可以对人身进行检查,可以提取指纹信息,采集血液、尿液等生物样本。犯罪嫌疑人如果拒绝检查,侦查人员认为必要的时候,可以强制检查。所以,当发生刑事案件时,侦查机关为了侦查案件的需要,有权对相关人员包括没有案底的人提取指纹信息进行比对查找,这是为了维护社会公共安全和司法公正,打击犯罪的需要。 另外,在一些治安管理和行政管理等场景中,如果出于维护公共安全、社会秩序等正当目的,在符合法定程序的情况下,相关部门也可能会采集和查找没有案底人员的指纹。例如在一些重大活动的安保检查等情况中,为了保障活动的安全进行,可能会按照规定进行必要的身份识别和检查,其中就可能涉及指纹采集和比对。但这些操作都必须严格遵循法定程序和权限,不能随意侵犯公民的合法权益。 综上所述,没有案底的人指纹在特定的合法场景和遵循法定程序的情况下是可以被查找的,但并不是可以随意进行的,要受到法律的严格约束,以平衡公共利益和公民个人权益的保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