缓刑期满是否能出国,缓刑考验期需要注意什么?


首先,我们来探讨一下缓刑期满能否出国的问题。 缓刑是指对被判处一定刑罚的罪犯,在一定期限内附条件地不执行所判刑罚的制度。当缓刑期满,原判的刑罚就不再执行。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境入境管理法》第十二条规定,中国公民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准出境:(一)未持有效出境入境证件或者拒绝、逃避接受边防检查的;(二)被判处刑罚尚未执行完毕或者属于刑事案件被告人、犯罪嫌疑人的;(三)有未了结的民事案件,人民法院决定不准出境的;(四)因妨害国(边)境管理受到刑事处罚或者因非法出境、非法居留、非法就业被其他国家或者地区遣返,未满不准出境规定年限的;(五)可能危害国家安全和利益,国务院有关主管部门决定不准出境的;(六)法律、行政法规规定不准出境的其他情形。所以,只要缓刑期满,且不存在上述不准出境的情形,是可以出国的。 接下来,说说缓刑考验期需要注意的事项。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七十五条规定,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应当遵守下列规定:一是遵守法律、行政法规,服从监督。这要求在考验期内严格遵守国家的各项法律法规,听从相关部门的监督管理。二是按照考察机关的规定报告自己的活动情况。要定期向考察机关汇报自己的工作、生活等活动情况,让考察机关及时掌握动态。三是遵守考察机关关于会客的规定。在会客方面,要按照考察机关的要求进行,不能随意会客,以免出现不良影响。四是离开所居住的市、县或者迁居,应当报经考察机关批准。如果需要离开自己居住的市、县或者搬家到其他地方,必须经过考察机关的批准,不能擅自行动。 此外,如果在缓刑考验期内违反相关规定,可能会面临严重的后果。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七十七条规定,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犯新罪或者发现判决宣告以前还有其他罪没有判决的,应当撤销缓刑,对新犯的罪或者新发现的罪作出判决,把前罪和后罪所判处的刑罚,依照本法第六十九条的规定,决定执行的刑罚。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国务院有关部门关于缓刑的监督管理规定,或者违反人民法院判决中的禁止令,情节严重的,应当撤销缓刑,执行原判刑罚。因此,在缓刑考验期内一定要严格遵守规定,积极改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