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责任认定书下来后保险就可以赔款吗?


交通责任认定书下来后,并不意味着保险就可以马上赔款。下面为你详细解释。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交通责任认定书的作用。它是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根据交通事故现场勘验、检查、调查情况和有关的检验、鉴定结论,制作的作为处理交通事故的证据。这份认定书会明确各方当事人在事故中的责任,比如是全部责任、主要责任、同等责任还是次要责任等。其法律依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三条,该条规定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根据交通事故现场勘验、检查、调查情况和有关的检验、鉴定结论,及时制作交通事故认定书,作为处理交通事故的证据。交通事故认定书应当载明交通事故的基本事实、成因和当事人的责任,并送达当事人。 然而,保险赔款需要满足一定的条件和经过相应的流程。保险公司在接到报案后,除了参考交通责任认定书,还会对事故进行全面的调查核实。他们要确认事故是否在保险合同的承保范围内,比如是否存在免责条款适用的情况。例如,如果驾驶员是在醉酒、无证驾驶等违法违规的情况下发生事故,保险公司可能依据保险合同中的免责条款拒绝赔偿。这是基于《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的相关规定,保险合同是双方约定权利义务的协议,双方都要按照合同条款履行。 同时,被保险人需要向保险公司提供完整的索赔材料。这些材料通常包括保险单、事故责任认定书、车辆维修发票、医疗费用清单(如果涉及人员伤亡)等。只有当保险公司审核这些材料无误后,才会进入赔款程序。一般来说,对于简单的案件,保险公司会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审核并支付赔款;但对于复杂的案件,可能需要进一步调查和核实,赔款时间就会相应延长。 此外,如果事故涉及多方责任,可能还需要各方就赔偿金额等问题进行协商。如果协商不成,还可能需要通过法律途径解决,这也会影响赔款的时间。 综上所述,交通责任认定书下来只是保险赔款流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但不是赔款的充分条件。被保险人需要配合保险公司完成后续的调查和索赔流程,才能顺利获得保险赔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