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带保证人能否直接向其他连带保证人追偿?


在探讨连带保证人能否直接向其他连带保证人追偿这个问题时,我们首先需要理解连带保证以及追偿权的基本概念。连带保证是指在保证合同中,保证人与债务人对债务承担连带责任的保证方式。简单来说,就是当债务人不履行到期债务时,债权人既可以要求债务人履行债务,也可以要求连带保证人在其保证范围内承担保证责任。而追偿权则是指保证人在承担保证责任后,有权向债务人或其他相关责任人要求偿还其所支付的款项。 从法律依据来看,《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七百条规定,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后,除当事人另有约定外,有权在其承担保证责任的范围内向债务人追偿,享有债权人对债务人的权利,但是不得损害债权人的利益。同时,民法典第六百九十九条规定,同一债务有两个以上保证人的,保证人应当按照保证合同约定的保证份额,承担保证责任;没有约定保证份额的,债权人可以请求任何一个保证人在其保证范围内承担保证责任。 那么,连带保证人能否直接向其他连带保证人追偿呢?答案是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当连带保证人承担的保证责任超过了其应当承担的份额时,对于超出部分,他有权向其他连带保证人进行追偿。例如,甲、乙、丙三人作为连带保证人对一笔债务承担保证责任,没有约定保证份额,那么三人应平均分担保证责任。如果甲替债务人偿还了全部债务,那么甲就有权向乙和丙追偿他们各自应当承担的三分之一份额。 不过,这种追偿权的行使也存在一些限制和条件。首先,必须是在连带保证人已经实际承担了保证责任之后,才可以行使追偿权。其次,追偿的范围应当以该连带保证人超出自己份额承担的部分为限。而且,在行使追偿权时,还需要注意诉讼时效等相关法律规定。如果在法定的诉讼时效期间内没有行使追偿权,可能会面临丧失胜诉权的风险。 综上所述,连带保证人在满足一定条件下是可以直接向其他连带保证人追偿的。在实际操作中,为了避免纠纷,建议连带保证人在承担保证责任前后,及时与其他保证人沟通,并保留好相关的证据,以保障自己的合法权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