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师在诉讼期间能不能收集证据?


在诉讼期间,律师是能够收集证据的。这不仅是律师在诉讼过程中的一项重要权利,也是其履行职责、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的必要手段。 从法律依据来看,《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法》第三十五条明确规定,受委托的律师根据案情的需要,可以申请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收集、调取证据或者申请人民法院通知证人出庭作证。律师自行调查取证的,凭律师执业证书和律师事务所证明,可以向有关单位或者个人调查与承办法律事务有关的情况。这一规定赋予了律师收集证据的权利,同时也为律师收集证据提供了具体的途径和保障。 律师收集证据具有多方面的重要意义。一方面,有助于查明案件事实。在很多情况下,当事人可能由于自身能力、知识和资源的限制,难以全面、有效地收集证据。而律师凭借其专业的法律知识、丰富的实践经验和调查取证的技能,能够更有针对性地收集与案件相关的各种证据,从而帮助法院更准确地了解案件的真实情况。例如,在一些复杂的商业纠纷案件中,律师可以通过调查公司的财务账目、合同文件、往来邮件等证据,还原交易的真实过程,为当事人争取有利的诉讼结果。 另一方面,有利于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律师作为当事人的代理人,其职责就是为当事人提供专业的法律服务,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通过收集证据,律师可以在法庭上为当事人提供更有力的支持和辩护,增加当事人胜诉的机会。比如,在人身损害赔偿案件中,律师可以收集医疗记录、伤残鉴定报告、事故现场照片等证据,证明当事人所遭受的损害和损失,从而为当事人争取到合理的赔偿。 然而,律师在收集证据时也需要遵守一定的法律规定和程序。首先,律师必须依法收集证据,不得采用非法手段获取证据。例如,不得通过威胁、引诱、欺骗等方式收集证据,否则所收集的证据将不具有法律效力。其次,律师在收集证据时要注意保护他人的合法权益和隐私。在调查取证过程中,要尊重他人的权利和尊严,不得侵犯他人的合法权益。 综上所述,律师在诉讼期间不仅能够收集证据,而且收集证据对于查明案件事实、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具有重要意义。但律师在收集证据时必须严格遵守法律规定和程序,确保所收集的证据合法、有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