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事故是否可以报警取证?
我遇到了医疗事故,现在和医院方面沟通赔偿等问题很不顺利。我担心关键证据会被医院销毁,想知道这种情况下能不能报警让警方来帮忙取证呢?
展开


医疗事故是否可以报警取证,这是很多遭遇医疗事故的患者及其家属关心的问题。下面我们来详细分析一下。 首先,我们要了解什么是医疗事故。根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二条规定,医疗事故是指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违反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过失造成患者人身损害的事故。 在医疗事故发生后,报警取证是可行的。一般而言,在医疗事故存在以下情形时,报警取证就显得尤为必要。比如,当患者或者家属认为医院存在故意隐瞒关键信息、篡改或销毁病历资料等行为时,报警后警方能够及时介入,凭借其执法权力和专业手段,对现场和相关资料进行保护与收集,避免证据被破坏或灭失。这是因为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如果医院方故意篡改、隐匿、毁灭证据,可能会面临相应的治安处罚甚至刑事处罚。 另外,如果医疗事故引发了激烈的医患冲突,造成人身伤害或财产损失等情况,报警也是必须的。警方会对现场进行勘查,对相关人员进行询问,固定冲突过程中的证据,这对于后续确定责任和解决纠纷有着重要意义。 不过,需要明确的是,警方的主要职责是维护社会治安和侦查违法犯罪行为。对于医疗事故的专业技术鉴定和责任认定,并不是警方的工作范畴。根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规定,卫生行政部门接到医疗机构关于重大医疗过失行为的报告或者医疗事故争议当事人要求处理医疗事故争议的申请后,对需要进行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应当交由负责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工作的医学会组织鉴定。 因此,当发生医疗事故时,患者及其家属既可以选择报警来获取一些关键证据,同时也要及时向卫生行政部门提出处理申请,通过专业的医疗事故技术鉴定来确定事故的性质、等级和责任。这样双管齐下,才能更好地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