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stion-icon 非监察对象是否可以留置?

我在了解监察相关法律知识时,对于留置措施不太清楚。想知道非监察对象会不会被留置,比如一些和案件有关但不属于监察对象范围的人,在什么情况下会被采取留置措施呢,希望能得到专业解答。
展开 view-more
  • #监察留置
answer-icon 共1位律师解答

在我国的法律体系中,留置措施是一项重要的调查手段,它与监察对象密切相关。下面我们来探讨非监察对象是否可以留置这一问题。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什么是监察对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第十五条规定,监察机关对下列公职人员和有关人员进行监察:(一)中国共产党机关、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机关、人民政府、监察委员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各级委员会机关、民主党派机关和工商业联合会机关的公务员,以及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管理的人员;(二)法律、法规授权或者受国家机关依法委托管理公共事务的组织中从事公务的人员;(三)国有企业管理人员;(四)公办的教育、科研、文化、医疗卫生、体育等单位中从事管理的人员;(五)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中从事管理的人员;(六)其他依法履行公职的人员。 一般情况下,留置措施是针对监察对象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第二十二条规定,被调查人涉嫌贪污贿赂、失职渎职等严重职务违法或者职务犯罪,监察机关已经掌握其部分违法犯罪事实及证据,仍有重要问题需要进一步调查,并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经监察机关依法审批,可以将其留置在特定场所:(一)涉及案情重大、复杂的;(二)可能逃跑、自杀的;(三)可能串供或者伪造、隐匿、毁灭证据的;(四)可能有其他妨碍调查行为的。 不过,也存在一些特殊情况。虽然留置主要针对监察对象,但如果非监察对象与案件存在紧密关联,是重要的证人等,且出现不配合调查,存在妨碍调查的行为时,在符合法定程序和条件下,也可能被采取限制人身自由的措施,但这并非严格意义上的留置。比如,非监察对象故意隐瞒关键证据、作伪证等,干扰了监察机关对监察对象的调查工作,经严格的审批程序,可能会采取相应的措施来保障调查顺利进行。 总之,非监察对象通常不会被留置,但在与案件有紧密联系且出现法定的妨碍调查等特殊情形时,可能会受到一定限制措施,这一切都必须严格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进行。

avatar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suggest-qr
mobile-suggestion
qr why
mobile-cta-laywer cta-laywer
免费法律咨询 3423名律师在线 3分钟快速回复
立即联系立即拨打立即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