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时财产能够继承吗


离婚时财产能否继承,需要分不同情况来看。 首先,如果是夫妻双方之间,一旦离婚,婚姻关系解除,就不能再继承对方的遗产了。因为配偶继承对方遗产是以合法有效的婚姻关系存在为前提的。《民法典》明确规定,继承开始后,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这里面的配偶指的是在被继承人死亡时,仍与被继承人保持合法婚姻关系的人。比如夫妻办理完离婚手续后,一方去世,另一方就没有对其遗产的继承权了。 其次,关于子女,父母离婚并不影响子女的继承权。父母与子女间的关系,不因父母离婚而消除。离婚后,子女无论由父或母直接抚养,仍是父母双方的子女,作为第一顺序法定继承人,在父母一方去世且没有遗嘱等特殊情况时,子女是可以继承父母财产的。这在《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七条有规定,遗产按照下列顺序继承:(一)第一顺序:配偶、子女、父母;这里的子女包括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养子女和有扶养关系的继子女 。 然后,对于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一方继承的财产,如果被继承人明确表示该遗产只归继承人个人所有,那么这财产属于一方的个人财产,离婚时不参与分割,也就不存在另一方继承的问题;要是被继承人没有明确指定,且夫妻没有约定婚后财产归各自所有,那么婚后一方继承的遗产就属于夫妻共同财产,离婚时双方可以对这部分财产进行分割。《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二条规定,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继承或者受赠的财产,除本法第一千零六十三条第三项规定的除外,为夫妻的共同财产,归夫妻共同所有。 另外,如果离婚时,一方依法可以继承的遗产,但继承人之间尚未实际分割,起诉离婚时,由于遗产没有进行实际分割,还不能作为夫妻共同财产。只能待到实际分割后,才能成为夫妻共同财产进行分割。根据民法典相关司法解释,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夫妻一方作为继承人依法可以继承的遗产,在继承人之间尚未实际分割,起诉离婚时另一方请求分割的,人民法院应当告知当事人在继承人之间实际分割遗产后另行起诉。 相关概念: 法定继承:就是在没有人留下遗嘱或者遗赠抚养协议的情况下,按照法律规定的顺序和比例来分配遗产。 第一顺序继承人:包括被继承人的配偶、子女、父母,在继承开始后,他们有优先继承遗产的权利。 第二顺序继承人:包括被继承人的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当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时,才轮到他们继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