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妻离婚后财产该如何保全?父母离婚子女可以继承财产吗?


首先来说夫妻离婚后财产如何保全。在离婚过程中,为保障个人财产权益,若担心另一方隐匿、转移或变卖共同财产,可采取以下措施: 一是向人民法院申请对夫妻共同财产进行查封、冻结等保全措施。当有明显迹象表明财产可能被转移或隐匿,像一方有意转移房产或股市资产时,就可申请。申请时要向法院提出书面申请,在申请书中明确请求保全的财产范围、价值等相关信息,并说明保全的理由,例如对方存在转移财产的可能等。 二是提供担保,这是法院作出保全裁定的必要条件,通常可以用现金、房产等作为担保,担保的数额应与请求保全的财产价值相当。法院在收到申请后,会在48小时内作出裁定。裁定采取保全措施的,会立即开始执行;如果裁定驳回申请,当事人可以在收到裁定书之日起5日内申请复议一次。在财产保全期间,被保全的财产不得转移、变卖、毁损等。 不同类型的财产,如房屋、股票、银行存款和汽车等,保全时需遵循特定的程序和要求。比如对房屋进行保全可能需要提供担保,对股票账户进行保全则可能涉及到冻结资金账户,这些操作建议在律师的指导下进行,以确保合法性和有效性。需要注意的是,财产保全与诉讼紧密相关,没有诉讼就不可能进行财产保全,同时财产保全也存在一定风险,如果保全错误,可能需要承担赔偿责任,所以要谨慎行事,确保有充分证据支持。 接着讲父母离婚子女是否可以继承财产。根据我国法律规定,无论父母是否离婚,都不会影响子女对父母的继承权。继承开始后,按照法定继承办理;有遗嘱的,按照遗嘱继承或者遗赠办理;有遗赠扶养协议的,按照协议办理 。法定继承中,第一顺序法定继承人包括配偶、子女、父母;第二顺序法定继承人包括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的,由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 相关概念: 财产保全:是指人民法院在利害关系人起诉前或者当事人起诉后,为保障将来的生效判决能够得到执行或者避免财产遭受损失,对当事人的财产或者争议的标的物,采取限制当事人处分的强制措施。 法定继承:是指在被继承人没有对其遗产的处理立有遗嘱的情况下,由法律直接规定继承人的范围、继承顺序、遗产分配的原则的一种继承形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