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帮信掩饰罪被公安局取保出来后,检察院还会起诉吗


因帮信掩饰罪被公安局取保出来后,检察院仍有可能起诉。首先要明白,取保候审只是刑事诉讼过程中的一种强制措施,并不意味着案件就此结束。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相关规定,人民检察院对案件进行审查后,认为犯罪嫌疑人的犯罪事实已经查清,证据确实、充分,依法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的,就会作出起诉决定,按照审判管辖的规定,向人民法院提起公诉。 对于帮信掩饰罪而言,如果存在以下一些常见情况,检察院很可能会起诉:一是有充分证据证明犯罪嫌疑人明知他人利用信息网络实施犯罪,还为其提供技术支持、广告推广、支付结算等帮助,且达到情节严重的程度。比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八十七条之二规定,明知他人利用信息网络实施犯罪,为其犯罪提供互联网接入、服务器托管、网络存储、通讯传输等技术支持,或者提供广告推广、支付结算等帮助,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若符合此条规定的情形,检察院大概率会起诉。二是犯罪嫌疑人虽然被取保,但在取保期间违反相关规定,这种情况下也会增加被起诉的可能性。 不过,也存在检察院不起诉的情况。比如证据不足以证明犯罪嫌疑人在帮信过程中有明确的主观故意,也就是无法证实其清楚知道自己的行为是在帮助他人犯罪;或者犯罪嫌疑人主动投案自首,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积极退还全部非法所得,表现出深刻悔意,并且犯罪行为本身性质相对较轻,对社会造成的危害不大等,检察院综合考量后,可能会作出不起诉决定。 总之,公安局取保出来后,检察院是否起诉要依据具体案件的证据情况、犯罪情节等多方面因素综合判断。相关概念:(取保候审:是指在刑事诉讼中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等司法机关对未被逮捕或逮捕后需要变更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为防止其逃避侦查、起诉和审判,责令其提出保证人或者交纳保证金,并出具保证书,保证随传随到,对其不予羁押或暂时解除其羁押的一种强制措施。 帮信掩饰罪: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是指明知他人利用信息网络实施犯罪,为其犯罪提供互联网接入、服务器托管、网络存储、通讯传输等技术支持,或者提供广告推广、支付结算等帮助,情节严重的行为 提起公诉:是指人民检察院对公安机关移送起诉以及自行侦查终结移送起诉的案件,经审查认为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依法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的,提请人民法院进行审判的诉讼活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