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房定金没到账可以退吗?


在探讨购房定金没到账是否可以退还这个问题之前,我们需要先明确“定金”的法律概念。定金是指合同当事人为了确保合同的履行,依据法律规定或者当事人双方的约定,由当事人一方在合同订立时或者订立后履行前,按照合同标的额的一定比例(不超过20%),预先给付对方当事人的金钱或其替代物。它是作为债权担保的一定数额的货币,目的在于促使债务人履行债务,保障债权人的债权得以实现。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八十六条规定:“当事人可以约定一方向对方给付定金作为债权的担保。定金合同自实际交付定金时成立。定金的数额由当事人约定;但是,不得超过主合同标的额的百分之二十,超过部分不产生定金的效力。实际交付的定金数额多于或者少于约定数额的,视为变更约定的定金数额。” 第五百八十七条规定:“债务人履行债务的,定金应当抵作价款或者收回。给付定金的一方不履行债务或者履行债务不符合约定,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的,无权请求返还定金;收受定金的一方不履行债务或者履行债务不符合约定,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的,应当双倍返还定金。” 从上述法律条文可知,定金合同是实践性合同,以定金的实际交付为成立要件。如果购房定金没到账,意味着定金合同尚未成立。在这种情况下,给付定金一方若不想继续购房,从法律角度来看,是有理由要求退还原本打算作为定金的款项的。因为定金合同未成立,也就不存在因违反定金罚则而不能退还定金的问题。 不过,实际情况可能会更复杂。虽然定金没到账,但如果买卖双方之间有其他的书面协议或者沟通记录能够证明双方有定金相关的约定,并且卖方基于此约定已经为履行合同做了一定准备工作,比如拒绝了其他潜在买家等,卖方可能会主张因买方的行为给自己造成了损失,要求买方进行赔偿。但这需要卖方承担举证责任,证明自己确实遭受了损失以及损失的具体数额。 另外,如果是因为付款方自身的原因导致定金未到账,比如转账时填写信息错误等,付款方应该及时采取补救措施。若付款方故意不支付定金,并且以此为由要求退还定金,这种行为可能会被认定为违约。在签订购房合同等相关文件时,一定要仔细阅读合同条款,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避免不必要的纠纷。如果遇到纠纷,可以先与对方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的,可以通过法律途径,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