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协议出让后可以卖吗?
我通过协议出让拿到了一块土地,现在因为一些原因想把这块土地卖出去,不知 道在法律上允不允许。我不太清楚土地协议出让后再进行售卖有什么规定和限制,想了解一下这种情况合不合法,需要满足什么条件。
张凯执业律师
已帮助 867 人解决法律问题
土地协议出让后是否可以卖,需要分情况来看,并且要符合相关法律规定。
首先,我们得明白几个关键概念。土地协议出让,指的是土地的所有者(一般是国家)和土地使用者通过协商的方式,把土地的使用权在一定期限内让给土地使用者,土地使用者要支付相应的出让金。而土地转让呢,就是土地使用者把自己手中的土地使用权再转移给其他人的行为。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房地产管理法》第三十九条规定,以出让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权的,转让房地产时,应当符合下列条件:一是按照出让合同约定已经支付全部土地使用权出让金,并取得土地使用权证书;二是按照出让合同约定进行投资开发,属于房屋建设工程的,完成开发投资总额的百分之二十五以上,属于成片开发土地的,形成工业用地或者其他建设用地条件。转让房地产时房屋已经建成的,还应当持有房屋所有权证书。
也就是说,如果通过协议出让获得土地后,满足了上述法律规定的条件,那么土地是可以进行转让(售卖)的。但要是不满足这些条件就进行转让,那就是违反法律规定的。比如只支付了部分出让金,没有取得土地使用权证书,或者没有达到相应的投资开发比例等情况,就不能转让土地。而且,不同用途的土地,在转让时可能还有其他的规定和限制。所以,在打算转让通过协议出让获得的土地时,一定要严格按照法律规定来,避免违法行为给自己带来法律风险。
相关问题
为您推荐20个最新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