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解后还可以提起诉讼吗?


在探讨调解后是否还能提起诉讼这个问题时,需要区分不同的调解类型。 首先是人民调解。人民调解是指在人民调解委员会的主持下,以国家的法律、法规、规章、政策和社会公德为依据,对民间纠纷当事人进行说服教育、规劝疏导,促使纠纷各方当事人互谅互让,平等协商,自愿达成协议,消除纷争的一种群众自治活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调解法》第三十二条规定,经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达成调解协议后,当事人之间就调解协议的履行或者调解协议的内容发生争议的,一方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也就是说,如果是人民调解,在达成调解协议后,若出现对调解协议履行或内容有争议的情况,是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的。 其次是行政调解。行政调解是指由我国行政机关主持,通过说服教育的方式,民事纠纷或轻微刑事案件当事人自愿达成协议,解决纠纷的一种调解制度。行政调解达成的协议一般不具有强制执行力。如果当事人对行政调解结果不满意,通常是可以就原纠纷向法院提起诉讼的。因为行政调解本质上是一种行政机关的居间调解行为,并不影响当事人通过诉讼途径解决纠纷的权利。 最后是法院调解。法院调解是指在人民法院审判人员的主持下,对双方当事人就争议的实体权利,义务自愿协商,达成协议,解决纠纷的活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九十九条规定,调解达成协议,人民法院应当制作调解书。调解书经双方当事人签收后,即具有法律效力。一般情况下,调解书生效后,当事人不能就同一纠纷再向法院提起诉讼。但如果存在法定情形,比如调解违反自愿原则或者调解协议的内容违反法律的,当事人可以申请再审。 综上所述,不同类型的调解在调解后能否提起诉讼的规定有所不同。人民调解和行政调解后,当事人通常可以就原纠纷向法院起诉;而法院调解在调解书生效后,一般不能再就同一纠纷起诉,但符合法定情形时可申请再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