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生医疗事故后能否进行诉讼?
我遇到了医疗事故,医院方面的态度让我很不满意,我想知道就这个医疗事故我能不能去法院起诉他们,不知道法律上对此是怎么规定的,也不清楚起诉要满足什么条件,所以来问问。
展开


在发生医疗事故后,一般情况下是可以进行诉讼的。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医疗事故的概念,医疗事故是指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违反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过失造成患者人身损害的事故。 从法律依据上来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规定,起诉必须符合下列条件: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有明确的被告;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在医疗事故诉讼中,患者作为权益受到侵害的一方,就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而医疗机构就是明确的被告。 此外,《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也保障了患者的合法权益。该条例规定,发生医疗事故的赔偿等民事责任争议,医患双方可以协商解决;不愿意协商或者协商不成的,当事人可以向卫生行政部门提出调解申请,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不过在诉讼过程中,患者需要承担一定的举证责任。比如要证明与医疗机构之间存在医疗服务合同关系,证明自己受到了损害的事实,以及证明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存在过错等。通常患者可以通过提供病历、诊断证明、医疗费用清单等证据来支持自己的主张。 所以,只要符合上述法律规定的起诉条件,发生医疗事故后是能够通过诉讼途径来维护自己合法权益的。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