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事故治疗中可以起诉吗
我遭遇了医疗事故,现在还在治疗过程中,心里特别着急。一方面身体还在承受痛苦,治疗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能结束;另一方面担心时间拖久了权益得不到保障。想知道在这种治疗还没结束的情况下,能不能起诉医院来维护自己的权益呢?
展开


在医疗事故治疗过程中,患者及其家属是可以起诉的。 首先,咱们得明白为什么能起诉。医疗事故常常给患者及其家属带来身心上的巨大痛苦,还有经济上的损失。当通过协商等常规办法没办法获得合理赔偿和解决方案时,起诉就成了重要的维权手段。 从法律依据来讲,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二条规定,起诉必须符合下列条件: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有明确的被告;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 。在医疗事故中,患者作为权益受损方,符合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这一条件;医院作为可能存在过错的一方,是明确的被告;患者可以提出诸如赔偿医疗费、护理费等具体诉讼请求以及说明医疗事故发生的事实和理由;并且这类医疗纠纷属于民事案件范畴,在法院受理范围内。所以从法律规定上看,治疗中起诉是可行的。 不过,治疗中起诉也有一些需要注意的地方。由于治疗尚未终结,医疗费还在持续发生,最终需要多少医疗费以及是否构成伤残等情况还不能确定,伤者的诉讼请求可能不够明确。所以一般情况下,在治疗期间最好不要提起诉讼,等治疗终结,伤情稳定后再起诉会比较好。但如果情况紧急,非要在治疗中起诉,也是可以的。比如起诉后,可以申请中止审理,对医疗费提出先予执行 。总之,患者在决定起诉之前,应该充分了解自己的权利和义务,权衡利弊,谨慎做出决策。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