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事故能起诉几次?
我遭遇了医疗事故,之前咨询过一些法律问题,但对于起诉次数心里没底。想知道在整个处理医疗事故的过程中,到底可以起诉几次?是只能起诉一回,还是在某些情况下能多次起诉呢?希望能详细了解一下这方面规定。
展开


在我国,医疗事故起诉次数在不同情况下有不同规定。 首先,在正常的诉讼流程里,在同一法律程序中,对于医疗事故的争议通常只有一次起诉机会。当医疗事故经过鉴定构成医疗事故后,患者向法院提起医疗事故损害赔偿诉讼。这就是一次起诉。在这个诉讼过程中,患者需要提供像病历、诊断证明、医疗费发票等相关证据,以此来证明医疗机构存在过错,并且该过错导致了自身损害。 如果患者对一审判决不服,可以在规定的上诉期限内向上一级法院提起上诉。不过要注意,上诉不是重新起诉,它只是对一审判决的审查和纠正。要是二审判决生效了,那这个判决就是最终的处理结果,当事人一般不能再就同一医疗事故进行起诉了。 但是存在特殊情况。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规定,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当事人对判决不服的,可以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也就是说,在这个时间内对判决有异议可以上诉争取改变结果。另外,倘若在原有判决下达之后,发现了由相同医疗事故引发的新的损害结果,那么受害方可进一步发起新的诉讼,并在其中提交额外赔偿请求。这是因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因同一侵权行为造成数个损害的,受害人可以请求赔偿全部损害,但不得超过侵权行为人的责任限额。 总结来说,通常一次完整的起诉及后续上诉视为一个诉讼流程。但出现新证据、新损害结果等法定情况时,是可以再次起诉的。 相关概念: 上诉:是指当事人对人民法院所作的尚未发生法律效力的一审判决、裁定或评审决定,在法定期限内,依法声明不服,提请上一级人民法院重新审判的活动。 诉讼时效:是指民事权利受到侵害的权利人在法定的时效期间内不行使权利,当时效期间届满时,即丧失了请求人民法院依诉讼程序强制义务人履行义务权利的制度。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