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家人偷自己家钱能否立案?
我发现家里的钱少了,怀疑是家里人偷的。心里很纠结,不知道这种情况能不能去报警立案。一方面担心立不了案白跑一趟,另一方面又怕真的纵容了这种行为。想了解一下从法律角度,自己家人偷自己家钱到底能不能立案 ?
展开


自己家人偷自己家钱一般情况下是可以立案的。不过,在司法实践中,对于盗窃自己家里或近亲属财物的行为,处理方式较为特殊。 首先要明确什么是近亲属,“近亲属”是指夫妻、父母(公婆、岳父母)、子女、兄弟姐妹等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旁系血亲。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 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盗窃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八条规定,偷拿家庭成员或者近亲属的财物,获得谅解的,一般可不认为是犯罪;追究刑事责任的,应当酌情从宽。这意味着如果家人偷钱获得了其他家庭成员的谅解,一般不会被当作犯罪处理,也就可能不会立案;但要是没有获得谅解,且达到了立案标准,就可能会被认定为构成犯罪进而立案,不过在处理时也会与社会上的普通盗窃案件有所区别。 通常来说,当盗窃所涉及的财物价值超过1000元人民币时,公安部门有权启动立案程序展开调查。“数额较大”指涉案财物价值介于1000元至3000元人民币之间;“数额巨大”指涉案财物价值介于30000元至100000元人民币之间;“数额特别巨大”指涉案财物价值介于300000元至500000元人民币之间。 在实际判断能否立案时,除了考虑金额,还要看是否存在多次盗窃等情况。总之,虽然家人偷钱立案情况比较复杂,但达到一定条件,是可以立案的。 相关概念: 近亲属:夫妻、父母(公婆、岳父母)、子女、兄弟姐妹等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旁系血亲 数额较大:涉案财物价值介于1000元至3000元人民币之间 数额巨大:涉案财物价值介于30000元至100000元人民币之间 数额特别巨大:涉案财物价值介于300000元至500000元人民币之间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