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嘱复印件能否作为证据?
我手里有一份遗嘱的复印件,原件可能已经找不到了。现在涉及到遗产分配的问题,我想用这份遗嘱复印件来证明遗嘱内容,不知道在法律上它能不能作为有效的证据呢?我很担心因为没有原件,这份复印件不被认可。
展开


在法律层面探讨遗嘱复印件能否作为证据,需要从证据的特性以及相关法律规定来详细分析。 首先,我们要理解证据的几个关键特性,即真实性、合法性和关联性。真实性指的是证据要真实存在,不是伪造的;合法性是说证据的取得方式和形式要符合法律规定;关联性则是证据要和案件事实有联系。遗嘱复印件本身是可以具备这些特性的,不过在证明力上,它和遗嘱原件存在很大差别。 从法律规定来看,《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七十三条明确指出,书证应当提交原件。物证应当提交原物。提交原件或者原物确有困难的,可以提交复制品、照片、副本、节录本。这意味着在实际情况中,如果提交遗嘱原件确实存在困难,那么遗嘱复印件是可以作为证据提交的。但是这并不代表复印件就一定能被法院采信。 当只有遗嘱复印件,而没有其他证据来佐证时,法院通常很难确认其真实性。因为复印件很容易被篡改和伪造,所以其证明力相对较弱。然而,如果有其他证据能够和遗嘱复印件相互印证,形成一个完整的证据链,那么遗嘱复印件的证明力就会大大增强。比如说,有见证人的证言,证明遗嘱原件确实存在且内容和复印件一致;或者有遗嘱人的生前言论、行为等能间接证明遗嘱的真实性。 另外,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九十条,无法与原件、原物核对的复制件、复制品不能单独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根据。所以,如果只有遗嘱复印件,没有其他旁证,法院一般不会仅凭这份复印件来认定遗嘱的效力。 综上所述,遗嘱复印件是可以作为证据提交的,但证明力相对较弱。要想让遗嘱复印件在案件中发挥作用,最好能有其他证据与之相互印证,形成完整的证据链条,这样才能增加其被法院采信的可能性。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