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stion-icon 审计证据的鉴定有哪些特点?

我最近参与了一个审计项目,在对审计证据进行鉴定的过程中,感觉有点摸不着头脑。我想知道审计证据的鉴定和普通证据鉴定是不是一样,它到底有哪些特点呢?这些特点会对审计工作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呢?希望能得到专业的解答。
展开 view-more
  • #审计证据
answer-icon 共1位律师解答

审计证据的鉴定是审计工作中极为关键的环节,它具有以下显著特点: 首先是相关性。审计证据的相关性指的是所收集的证据要与审计目标紧密相连,能够对审计事项起到证明作用。比如在审查企业财务报表是否存在虚假记载时,只有与财务报表项目直接相关的凭证、记录等才能作为有效的审计证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审计准则》明确规定,审计人员应当依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获取审计证据,所获取的审计证据应当具有相关性。这就要求审计人员在鉴定证据时,要判断证据与审计目标之间的逻辑关系,只有具备相关性的证据才能为审计结论提供有力支持。 其次是可靠性。可靠性意味着审计证据要能够如实反映客观事实,具有较高的可信度。一般来说,从外部独立来源获取的证据比从被审计单位内部获取的证据更可靠;以文件、记录形式存在的证据比口头证据更可靠。例如,银行对账单作为外部证据,其可靠性就相对较高。审计人员在鉴定证据可靠性时,要考虑证据的来源、获取方式等因素。依据相关审计法规,审计人员需要对证据的可靠性进行评估,只有可靠的证据才能作为审计结论的依据。 再者是充分性。充分性是指审计证据的数量要足够支持审计结论。审计人员不能仅凭少量的证据就得出审计结论,而需要收集足够多的证据来降低审计风险。在实际工作中,审计人员要根据审计事项的重要性、风险程度等因素来确定所需证据的数量。《审计法》等相关法律强调了审计证据充分性的重要性,要求审计人员在鉴定证据时,要确保所收集的证据在数量上能够满足审计工作的需要。 此外,合法性也是审计证据鉴定的重要特点。合法性要求审计证据的收集、获取必须符合法律法规的规定。审计人员在收集证据时,要严格遵守法定程序,不能通过非法手段获取证据。例如,不能采用威胁、引诱等方式获取被审计单位人员的口供。如果证据的获取不合法,那么即使该证据具有相关性、可靠性和充分性,也不能作为审计结论的依据。 最后是时效性。审计证据的时效性指的是证据要在特定的时间范围内有效。某些审计证据可能只在一定时间段内能够反映审计事项的真实情况,随着时间的推移,证据的证明力可能会减弱。比如企业的库存盘点数据,只在盘点当时能够准确反映库存情况,经过一段时间后,库存数量可能会发生变化。审计人员在鉴定证据时,要关注证据的时效性,确保所采用的证据能够准确反映审计事项在特定时间点的状态。 总之,审计证据的鉴定具有相关性、可靠性、充分性、合法性和时效性等特点。审计人员在实际工作中,要全面考虑这些特点,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和审计准则的要求,对审计证据进行科学、准确的鉴定,以确保审计工作的质量和审计结论的可靠性。

avatar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suggest-qr
mobile-suggestion
qr why
mobile-cta-laywer cta-laywer
免费法律咨询 3423名律师在线 3分钟快速回复
立即联系立即拨打立即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