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诉讼的特征主要有哪些?


刑事诉讼是指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在当事人及其他诉讼参与人的参加下,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解决被追诉者刑事责任问题的活动。以下为您详细介绍刑事诉讼的主要特征: 首先,刑事诉讼的目的具有特定性。其主要目的是解决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刑事责任问题,也就是要确定他们是否犯罪,以及如果犯罪了该受到什么样的刑事处罚。这和民事诉讼主要解决平等主体之间的民事纠纷、行政诉讼解决行政机关与行政相对人之间的行政争议是不一样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条就明确规定,为了保证刑法的正确实施,惩罚犯罪,保护人民,保障国家安全和社会公共安全,维护社会主义社会秩序,根据宪法,制定本法。这体现了刑事诉讼的目的和任务。 其次,刑事诉讼主体具有多元性。参与刑事诉讼的主体包括专门机关和诉讼参与人。专门机关有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它们在刑事诉讼中分别行使侦查、起诉和审判等权力。诉讼参与人则有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被害人、法定代理人、诉讼代理人、辩护人、证人、鉴定人和翻译人员等。不同主体在诉讼中都有各自的权利和义务。比如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有权获得辩护,而公安机关有权力进行侦查活动。 再者,刑事诉讼程序具有严格的法定性。刑事诉讼必须严格按照法律规定的程序进行,从立案、侦查、起诉到审判、执行等各个阶段,都有明确的法律规定和要求。这是为了保证司法公正,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例如,在侦查阶段,公安机关进行搜查、扣押等活动时,必须依照法定程序进行,否则可能会导致证据无效。《刑事诉讼法》对各个诉讼阶段的程序都做了详细的规定,司法机关和诉讼参与人都必须遵守。 最后,刑事诉讼具有国家强制性。刑事诉讼是国家行使刑罚权的活动,以国家强制力为后盾。一旦启动刑事诉讼程序,相关的当事人和单位必须遵守法律规定,配合司法机关的工作。如果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逃避侦查和审判,司法机关可以采取强制措施,如拘传、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拘留和逮捕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