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两周后离婚子女抚养怎么判?


在我国,对于小孩两周后父母离婚时子女抚养权的判定,主要依据有利于子女身心健康、保障子女合法权益的原则。下面我们详细分析相关的法律规定和判定情况。 首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四条第三款规定,离婚后,不满两周岁的子女,以由母亲直接抚养为原则。这是因为两周岁以内的孩子,在生理和心理上对母亲的依赖更强,母亲直接抚养通常更有利于孩子的成长。所以,如果孩子才两周大,一般情况下法院会倾向于将抚养权判给母亲。 然而,也存在一些特殊情况。如果母亲有下列情形之一,父亲请求直接抚养的,人民法院会予以支持。一是母亲患有久治不愈的传染性疾病或者其他严重疾病,子女不宜与其共同生活。例如母亲患有严重的肺结核且处于传染期,孩子与母亲共同生活可能会感染疾病,这种情况下父亲争取抚养权更有利于孩子的健康。二是母亲有抚养条件不尽抚养义务,而父亲要求子女随其生活。比如母亲整天沉迷于玩乐,对孩子的生活和成长不管不顾,父亲积极承担抚养责任,此时父亲争取抚养权会更受法院认可。三是因其他原因,子女确不宜随母亲生活。这是一个兜底条款,具体情况需要根据实际案例来判断。 另外,如果父母双方协议不满两周岁子女由父亲直接抚养,并对子女健康成长无不利影响的,人民法院也会予以支持。也就是说,如果父母能够就抚养权问题达成一致,并且不会对孩子的健康成长造成不利影响,法院尊重双方的意愿。 在判定抚养权时,法院还会综合考虑父母双方的抚养能力和抚养条件等因素。抚养能力包括经济收入、居住条件、教育背景等方面。例如,一方有稳定的工作和较高的收入,能够为孩子提供更好的生活和教育条件;另一方没有固定收入,生活比较困难,法院可能会更倾向于将抚养权判给抚养能力较强的一方。抚养条件还包括父母的品德、行为习惯等。如果一方有赌博、吸毒等不良嗜好,或者有暴力倾向,这显然不利于孩子的成长,法院一般不会将抚养权判给这一方。 总之,小孩两周后父母离婚,子女抚养权的判定会综合多方面因素,以孩子的利益为出发点。父母双方应该以孩子的健康成长为重,理性处理抚养权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