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刑事诉讼中有哪些强制措施?

我最近涉及一个刑事诉讼案件,对其中的一些流程不太懂。我想知道在我国的刑事诉讼里,都有哪些强制措施呢?这些措施在什么情况下会使用,对当事人会有什么影响呢?希望能得到专业的解答。
张凯执业律师
已帮助 867 人解决法律问题

在我国刑事诉讼中,强制措施是为了保证刑事诉讼的顺利进行,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采取的限制或剥夺其人身自由的强制方法。以下为您详细介绍我国刑事诉讼中的强制措施:


首先是拘传。拘传是指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对未被羁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依法强制其到案接受讯问的一种强制措施。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九条规定,对不需要逮捕、拘留的犯罪嫌疑人,可以传唤到犯罪嫌疑人所在市、县内的指定地点或者到他的住处进行讯问,但是应当出示人民检察院或者公安机关的证明文件。对在现场发现的犯罪嫌疑人,经出示工作证件,可以口头传唤,但应当在讯问笔录中注明。传唤、拘传持续的时间不得超过十二小时;案情特别重大、复杂,需要采取拘留、逮捕措施的,传唤、拘传持续的时间不得超过二十四小时。不得以连续传唤、拘传的形式变相拘禁犯罪嫌疑人。传唤、拘传犯罪嫌疑人,应当保证犯罪嫌疑人的饮食和必要的休息时间。简单来说,拘传就是强制犯罪嫌疑人到特定地点接受询问,且时间上有严格限制。


其次是取保候审。取保候审是指在刑事诉讼中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等司法机关对未被逮捕或逮捕后需要变更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为防止其逃避侦查、起诉和审判,责令其提出保证人或者交纳保证金,并出具保证书,保证随传随到,对其不予羁押或暂时解除其羁押的一种强制措施。《刑事诉讼法》第六十七条规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取保候审:(一)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二)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三)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四)羁押期限届满,案件尚未办结,需要采取取保候审的。取保候审由公安机关执行。也就是说,符合一定条件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在提供保证后,不用被关押在特定场所,但要遵守相关规定,保证随传随到。


接着是监视居住。监视居住是指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在刑事诉讼中限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规定的期限内不得离开住处或者指定的居所,并对其行为加以监视、限制其人身自由的一种强制措施。依据《刑事诉讼法》第七十四条,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符合逮捕条件,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监视居住:(一)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的;(二)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三)系生活不能自理的人的唯一扶养人;(四)因为案件的特殊情况或者办理案件的需要,采取监视居住措施更为适宜的;(五)羁押期限届满,案件尚未办结,需要采取监视居住措施的。对符合取保候审条件,但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不能提出保证人,也不交纳保证金的,可以监视居住。监视居住由公安机关执行。监视居住是让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特定区域内活动,并受到监督。


然后是拘留。刑事诉讼中的拘留是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对直接受理的案件,在侦查过程中,遇到法定的紧急情况时,对于现行犯或者重大嫌疑分子所采取的临时剥夺其人身自由的强制方法。《刑事诉讼法》第八十二条规定,公安机关对于现行犯或者重大嫌疑分子,如果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先行拘留:(一)正在预备犯罪、实行犯罪或者在犯罪后即时被发觉的;(二)被害人或者在场亲眼看见的人指认他犯罪的;(三)在身边或者住处发现有犯罪证据的;(四)犯罪后企图自杀、逃跑或者在逃的;(五)有毁灭、伪造证据或者串供可能的;(六)不讲真实姓名、住址,身份不明的;(七)有流窜作案、多次作案、结伙作案重大嫌疑的。拘留是一种较为紧急情况下采取的临时限制人身自由的措施。


最后是逮捕。逮捕是指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为了防止犯罪嫌疑人或者被告人实施妨碍刑事诉讼的行为,逃避侦查、起诉、审判或者发生社会危险性,而依法剥夺其人身自由,予以羁押的一种强制措施。《刑事诉讼法》第八十一条规定,对有证据证明有犯罪事实,可能判处徒刑以上刑罚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采取取保候审尚不足以防止发生下列社会危险性的,应当予以逮捕:(一)可能实施新的犯罪的;(二)有危害国家安全、公共安全或者社会秩序的现实危险的;(三)可能毁灭、伪造证据,干扰证人作证或者串供的;(四)可能对被害人、举报人、控告人实施打击报复的;(五)企图自杀或者逃跑的。批准或者决定逮捕,应当将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涉嫌犯罪的性质、情节,认罪认罚等情况,作为是否可能发生社会危险性的考虑因素。对有证据证明有犯罪事实,可能判处十年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或者有证据证明有犯罪事实,可能判处徒刑以上刑罚,曾经故意犯罪或者身份不明的,应当予以逮捕。被取保候审、监视居住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违反取保候审、监视居住规定,情节严重的,可以予以逮捕。逮捕是最严厉的一种强制措施,意味着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会被长时间羁押。


综上所述,我国刑事诉讼中的拘传、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拘留和逮捕这五种强制措施,各自适用于不同的情形和对象,并且在适用程序和限制条件上都有明确的法律规定。这些措施的目的是保障刑事诉讼的顺利进行,同时也保障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合法权益。

相关问题

为您推荐19个最新问题

国企员工醉驾会不会被开除公职?

我是一名国企员工,最近听闻醉驾可能会被开除公职,心里十分担忧。我平时偶尔会小酌,担心万一不小心醉驾了会失去工作。想了解下具体在什么情况下国企员工醉驾会被开除公职,有没有不开除的可能。

在湖北遇到经济纠纷该如何找律师?

我在湖北遇到了经济纠纷,对法律方面不太懂,也不知道该从哪里入手找合适的律师。担心找不好律师会影响案件结果,想了解一些靠谱的找律师方法,比如从哪些渠道找,找的时候要注意些什么等。

公司被强制执行会产生什么后果?

我自己开了家小公司,最近因为一些合同纠纷败诉了,对方申请强制执行。我特别担心公司接下来会面临各种麻烦,想具体了解下公司被强制执行到底会有什么后果,对公司运营、信誉这些方面影响大不大,该怎么应对呢。

什么是有效知情同意?

我在和别人进行一些涉及个人权益的事情时,对方提到了有效知情同意。我不太明白这到底是什么意思,在法律上它是如何定义的,有什么作用呢?我想知道在实际生活中该怎么判断是不是有效知情同意。

申请商标需要多少钱?

我打算申请一个商标,但是不清楚申请商标具体要花多少钱。想了解下在申请商标的过程中,各项费用是怎样的,总共大概需要支出多少费用,有没有可以参考的标准,希望懂行的朋友帮忙解答。

社保卡多出一些钱是怎么回事?

我今天查社保卡余额,发现里面多了一笔钱。我也没往里面存钱,也没印象有什么收入会打到社保卡里。这突然多出来的钱让我很疑惑,也有点担心,不知道是怎么回事,会不会有什么问题?

主动补偿是否算敲诈勒索?

我之前和别人有一些小摩擦,对方主动提出给我补偿。我有点担心,收了这个补偿会不会被认定为敲诈勒索啊?我不太懂法律,想知道在法律上,这种对方主动补偿的情况到底怎么界定呢?

起诉离婚时可以要求把房子给孩子吗?

我和配偶打算起诉离婚,我们有一套共同房产。我想着能不能在起诉离婚的时候,要求把这套房子给孩子呢?不知道法律上允不允许,也不清楚具体该怎么做,所以来问问大家。

急诊医保怎么报销?

我之前都是正常去医院门诊看病,医保报销流程都熟悉了。但前几天突然急性腹痛去挂了急诊,看完病也不知道急诊医保该怎么报销。是和门诊一样吗,还是有特殊的流程呢?有没有了解这方面的朋友给讲讲。

实收股本和注册资本是否一样?

我开了一家公司,在处理财务和工商登记相关事务时,对实收股本和注册资本这两个概念有点混淆。我想知道它们是不是一回事,这两者之间有什么区别和联系,了解清楚对我公司后续的运营和管理很重要。

离婚起诉时财产怎么查?

我正在起诉离婚,但是不太清楚对方名下具体有多少财产。我担心对方转移财产,想了解在离婚起诉过程中,有哪些合法的途径可以查询对方的财产情况,比如银行存款、房产、车辆等。希望能得到专业的解答,避免自己的权益受损。

违反离婚协议该怎么起诉?

我和前妻签了离婚协议,协议里明确了她要按时给孩子抚养费,可她几个月都没给了。我想通过法律途径解决,但是不知道违反离婚协议该怎么起诉,是直接去法院吗?需要准备什么材料?具体流程是怎样的?

吵架分居最终离婚法院会怎么判?

我和另一半经常吵架,现在已经分居了,感觉这段婚姻快走到尽头,打算离婚。但不知道在这种吵架分居的情况下,法院会怎么判决我们的离婚案,是直接判离,还是有其他考量因素呢?

医疗事故导致脑瘫该怎么索赔?

我家孩子因为医疗事故导致脑瘫,这对整个家庭打击太大了。我们都不知道该从哪里开始索赔,需要准备什么材料,走哪些流程,赔偿的标准又是怎样的,真的很迷茫,希望能得到专业的解答。

哄骗设立的居住权是否有效?

我被人哄骗着给对方设立了居住权,当时对方说了一些让我心动的话,我没多想就办了手续。现在我有点后悔,不知道这种被哄骗设立的居住权有没有法律效力,我能不能取消这个居住权呢?

同一单位的车牌可以互换吗?如果可以该怎么办?

我所在单位有两辆车,想把这两辆车的车牌互换一下,不知道在法律上是否允许。如果允许的话,具体的办理流程是怎样的呢?希望了解相关法律规定和操作办法。

终止双方的债权债务的原因有哪些?

我和别人存在债权债务关系,现在想了解下在哪些情况下我们之间的债权债务会终止。因为最近我感觉对方还款有点不积极,我担心会出现一些情况让债权债务提前结束,所以想弄清楚有哪些原因会导致这种情况发生。

刑事附带民事案件赔偿了误工费后是否还要赔偿丧葬费?

我遇到了一个刑事附带民事的案件,对方已经答应赔偿误工费了。但我觉得还应该有丧葬费这一项赔偿,不太清楚在已经赔偿误工费的情况下,是否还能要求对方赔偿丧葬费,想了解一下相关的法律规定。

债务抵消是否有必要?

我和朋友之间互负债务,他欠我一笔货款,我欠他一笔借款,金额差不多。我在想有没有必要进行债务抵消,这样做对我有啥好处呢?不太清楚这方面的法律规定,想知道债务抵消到底有没有必要。

已为您展示了 19 个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