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取边控的嫌疑人在哪些情形下会撤销边控?
我有个朋友被采取边控了,家里人很着急。我想了解下,在法律上,采取边控的嫌疑人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可以撤销边控呢?是案件结束就一定会撤销,还是有其他具体的情形?我希望能清楚这些规定,也好给朋友家人一个准确说法。
展开


边控,简单来说就是边境控制,是为了防止涉案人员逃往境外,由公安机关等相关部门采取的一种限制其出境的措施。对于采取边控的嫌疑人,撤销边控是有相应情形和法律规定的。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和实际操作,主要有以下几种常见的撤销边控情形。首先,当案件已经侦查终结,并且确定嫌疑人不构成犯罪时,就会撤销边控。这就好比警察经过调查发现抓错人了,那自然就不会再限制这个人出境。《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规定,公安机关对被拘留的人,应当在拘留后的二十四小时以内进行讯问。在发现不应当拘留的时候,必须立即释放,发给释放证明。既然不构成犯罪,边控措施也就没有继续实施的必要了。 其次,如果嫌疑人已经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例如被判刑入狱,并且刑罚已经执行完毕,边控也会撤销。因为此时嫌疑人已经接受了法律的制裁,边控的目的已经达到,就没有必要再限制其出境。 另外,若嫌疑人与相关方达成了和解协议,并且按照协议履行了相应的义务,比如民事赔偿案件中,嫌疑人赔偿了受害人的损失,得到了受害人的谅解,这种情况下也可能会撤销边控。这体现了法律在保障公平正义的同时,也注重化解矛盾和解决实际问题。 还有一种情形是,如果边控措施的实施期限已经届满,而相关部门没有继续延长边控的决定,那么边控也会自动撤销。这就像是给边控措施设定了一个“有效期”,时间到了,没有新的指令,措施就失效了。 总之,撤销边控的情形主要围绕案件处理结果、嫌疑人的责任履行情况以及边控期限等方面。不同的案件情况会根据具体的法律规定和实际情况来决定是否撤销边控。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