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stion-icon 民事行为能力的年龄是如何划分的?

我最近在处理一些民事事务时,遇到了关于行为能力的问题。我不太清楚法律上对于民事行为能力在年龄方面是怎么划分的,想知道不同年龄段在法律上的民事行为能力有什么区别,以及这些划分对实际生活中的民事活动有什么影响。
展开 view-more
  • #民事行为能力
answer-icon 共1位律师解答

民事行为能力是指自然人能够以自己的行为独立参加民事法律关系,行使民事权利和设定民事义务的资格。根据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相关规定,民事行为能力按照年龄进行了如下划分: 首先是不满八周岁的未成年人,他们属于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无民事行为能力意味着这些孩子不能独立实施民事法律行为,他们所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是无效的。例如,一个六岁的孩子用自己的零花钱去买了一个价值昂贵的玩具,这个购买行为在法律上是无效的。其民事法律行为需要由法定代理人代理实施,法定代理人一般是孩子的父母,他们可以代表孩子进行一些民事活动,像签订合同、接受赠与等,以保障孩子的合法权益。 其次是八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他们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独立实施纯获利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或者与其年龄、智力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为。比如,八岁的孩子接受亲戚给的红包,这属于纯获利益的行为,是有效的;或者用自己的零花钱去买一些学习用品,这种与其年龄、智力相适应的行为也是有效的。但是,如果要实施其他民事法律行为,就需要由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经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认。例如,一个十岁的孩子想要用自己的压岁钱去购买一台昂贵的电脑,这就超出了他这个年龄和智力所能独立实施的范围,需要经过父母的同意才行。 最后是十八周岁以上的自然人,他们是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独立实施民事法律行为。十六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也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在民事活动中能够独立地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他们可以自主地签订合同、进行交易等各种民事活动。例如,一个二十岁的年轻人可以自己决定购买一套房产,并独立完成相关的购房手续。

avatar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suggest-qr
mobile-suggestion
qr why
mobile-cta-laywer cta-laywer
免费法律咨询 3423名律师在线 3分钟快速回复
立即联系立即拨打立即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