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案件是否不用写谅解书?
我遇到了一个民事纠纷案件,对方想和我协商解决,还提出让我写谅解书。我不太懂,民事案件有必要写谅解书吗?写了会有什么影响呢?我想了解下这方面的法律规定。
展开


在民事案件中,谅解书并不是必须要写的,这要根据具体情况来看。 首先,我们来解释一下什么是谅解书。谅解书一般是指在案件中,被害人或其家属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行为表示谅解,并愿意给予从轻、减轻处罚等意思表示的书面文件。在民事案件里,它可以理解为一方当事人对另一方当事人的过错行为表示原谅和宽容的一种书面声明。 从法律角度讲,目前并没有法律强制规定民事案件必须写谅解书。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民事主体之间的纠纷主要是围绕着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展开,解决方式更侧重于赔偿损失、恢复原状、停止侵害等。也就是说,民事案件的核心是解决当事人之间的权利义务争议,而不是像刑事案件那样重点在于对犯罪行为的惩处。 写谅解书在民事案件中是有一定作用的。如果一方存在过错行为,给另一方造成了损害,过错方积极弥补损失,取得对方的谅解并让对方出具谅解书,这在后续可能涉及的协商、调解或者诉讼过程中,对于过错方是比较有利的。它可以显示过错方积极解决问题的态度,也可能会影响法官在判决时的考量。例如,在一些侵权纠纷中,侵权人主动赔偿并获得被侵权人的谅解书,法院在判决赔偿金额等方面可能会综合考虑这些因素。 但是,如果双方无法达成谅解,也不影响通过法律途径解决纠纷。当事人可以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由法院根据事实和法律作出公正的判决。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