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和刑事诉讼法第42条分别有什么规定?
我想弄清楚民法典和刑事诉讼法里第42条的具体规定内容。我在处理一些法律事务的时候,感觉可能会涉及到这两条规定,但不太清楚它们到底是怎么说的,所以想了解一下这两条法律条文的具体内容,好判断跟我遇到的事有没有关系。
展开


首先来看《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其第四十二条规定:“失踪人的财产由其配偶、成年子女、父母或者其他愿意担任财产代管人的人代管。代管有争议,没有前款规定的人,或者前款规定的人无代管能力的,由人民法院指定的人代管。”这条规定主要是为了保护失踪人的财产权益。当一个人失踪后,他的财产不能无人管理,所以法律规定了可以担任财产代管人的范围。如果在确定代管人时存在争议,或者没有合适的人来代管,又或者有资格代管的人没有能力代管,这时就由法院来指定代管人。这样做可以避免失踪人的财产因为无人管理而遭受损失,也能保证在失踪人回来后,其财产能够得到妥善的交接。 再看《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四十二条,该条规定:“辩护人收集的有关犯罪嫌疑人不在犯罪现场、未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属于依法不负刑事责任的精神病人的证据,应当及时告知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这条规定主要是针对辩护人而言的。辩护人在刑事诉讼中是为犯罪嫌疑人提供法律帮助的人,如果他们收集到了能证明犯罪嫌疑人不在犯罪现场、未达到承担刑事责任的年龄,或者是依法不用负刑事责任的精神病人等关键证据,就需要及时告知公安机关和检察院。这有助于司法机关及时了解案件的真实情况,避免错误地追究犯罪嫌疑人的刑事责任,保障犯罪嫌疑人的合法权益,同时也能提高司法效率,使案件得到更公正、准确的处理。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