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民事诉讼中提交证据有哪些相关规定?
在民事诉讼里,证据是查明案件事实、分清是非责任的关键要素,而提交证据有着一系列明确的规定。
首先是举证期限,它指的是当事人向人民法院提交证据的时间限制。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九十九条,人民法院会根据当事人的主张和案件审理情况,确定当事人应当提供的证据及其期限。在这个期限内,当事人要及时向法院提交证据。如果当事人在该期限内提供证据确有困难的,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延长期限,人民法院会根据当事人的申请适当延长。要是当事人逾期提供证据,人民法院会责令其说明理由;拒不说明理由或者理由不成立的,人民法院根据不同情形可以不予采纳该证据,或者采纳该证据但予以训诫、罚款。
其次是证据的形式要求。《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六十六条规定了证据包括:(一)当事人的陈述;(二)书证;(三)物证;(四)视听资料;(五)电子数据;(六)证人证言;(七)鉴定意见;(八)勘验笔录。不同形式的证据有不同的要求。比如书证应当提交原件,物证应当提交原物。提交原件或者原物确有困难的,可以提交复制品、照片、副本、节录本。提交外文书证,必须附有中文译本。
再者是证据的合法性要求。证据的收集方式必须合法,以侵害他人合法权益或者违反法律禁止性规定的方法取得的证据,不能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依据。比如不能通过非法闯入他人住宅偷拍取得证据 。
最后是证据的提交方式。当事人可以将证据直接提交给人民法院,也可以通过邮寄等方式提交。如果是通过邮寄方式提交,要注意保留好邮寄凭证。在提交证据时,还需要制作证据清单,对证据的名称、来源、证明内容等进行详细说明。
总之,在民事诉讼中提交证据必须严格遵守法律规定,这样才能确保自己提供的证据具有法律效力,从而更好地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相关问题
为您推荐19个最新问题
抚养权在男方,孩子突然想要跟随女方可以吗
女方起诉离婚男方多久能收到传票?
被迫结婚的婚姻是否有效?
洗钱一般会怎么判刑?
中介不发工资应该去哪里投诉?
籍贯、户籍和居住地有什么区别?
人保审核下调结束后为何迟迟不出结果?
办理暂住证必须要先备案吗?
车辆脱审十个月现在去补审算下一年度吗?
夫妻双方离婚过户费怎么计算?
被执行人是否可以提出执行异议?
商业赠予后二次出售有什么规定?
私人老板拖欠工资可以在当地起诉吗?
驰名商标是否可以获得刑事保护?
抽逃出资罪的追诉时效是多久?
合同到期离职是否可以立刻走?
以假房产证骗婚是否犯法?
对赌协议补偿款的会计如何处理?
2024年公司岗位撤销辞退员工该如何赔偿?
已为您展示了 19 个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