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诉讼庭前会审查证据吗?
我正在打一场民事诉讼,现在还没开庭。我不太清楚在庭前法院会不会对双方提交的证据进行审查,要是审查的话,审查到什么程度呢?我就想了解一下民事诉讼庭前对于证据这块到底是怎么处理的。
展开


在民事诉讼中,庭前是会对证据进行一定审查的。首先,我们要明白什么是庭前审查证据。简单来说,就是在正式开庭审理之前,法院对双方当事人提交的证据材料进行查看、分析,看看这些证据是否符合法律规定的形式和要求。 从法律依据来看,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相关规定,人民法院应当按照法定程序,全面地、客观地审查核实证据。虽然法律没有明确规定庭前证据审查的具体程度,但法院在庭前会进行初步的形式审查。 这种形式审查主要包括查看证据的种类是否符合要求,比如书证、物证、视听资料等是否具备法定的形式;证据的来源是否合法,是不是通过合法途径取得的;证据的提交时间是否在规定的举证期限内等。例如,如果一方提交的书证没有签名或者盖章,不符合书证的形式要求,法院在庭前可能会要求其进行补正。 不过,庭前审查并不对证据的证明力进行实质性判断。证明力是指证据对案件事实的证明作用大小,这通常是在庭审过程中,通过双方当事人的质证、辩论等环节来确定的。也就是说,庭前只是初步看看证据的外观和来源等是否合规,而不会深入判断这个证据能在多大程度上证明案件事实。 所以,庭前审查证据是民事诉讼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为后续的庭审顺利进行奠定基础,确保庭审能够更加高效、有序地对案件事实进行审理。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