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责任的主要赔偿方式与责任承担是怎样的?


民事责任,简单来说,就是民事主体在民事活动里,因为做了违反民事法律规定的事情,或者基于法律特别规定,而要承担的对自己不利的法律后果,这是一种让被侵犯权益恢复的救济手段。 根据我国《民法典》第一百七十九条规定,承担民事责任的方式主要有以下这些: 停止侵害:这主要用在知识产权(比如商标专用权)和人身权(像姓名权、肖像权)被侵害的情况。打个比方,如果有人未经你同意就用你的照片做广告,你就可以要求他停止这种侵害行为。 排除妨碍:主要是为了保护财产所有权、经营权、承包权、使用权、相邻权等。例如,邻居在你家必经通道上堆放杂物,影响你正常通行,你就有权要求他排除这个妨碍。 消除危险:当自己的财产和人身可能因为别人的经营活动或者财产管理不善而面临危险时适用。比如,某商家的广告牌摇摇欲坠,可能砸伤路人,路人就可以要求商家消除这个危险。 返还财产:要是你的财产被别人非法占有了,就可以要求对方返还。比如东西被偷了,小偷就得把东西还回来。 恢复原状:通常用于侵占他人财产的情况,让财产恢复到被侵占前的状态。比如有人把你的墙推倒了,就有责任把墙恢复原样。 修理、重作、更换:当债务人履行合同时,交付的标的物质量不合格,就需要承担这种责任形式。例如买的家具坏了,商家可能就需要修理、重新制作或者更换。 赔偿损失:这在民法里是最常用的一种,不管是侵权责任还是违约责任,都可以要求赔偿损失。比如被人打伤了,产生了医疗费等损失,就可以要求对方赔偿。 支付违约金:这种责任形式只在违约责任里适用。要是合同里约定了违约金,一方违约时就得支付。 继续履行:就是要求违约方按照合同约定继续完成应尽的义务。 消除影响、恢复名誉:如果名誉权等受到侵害,造成了不良影响,侵权方就需要采取措施消除影响,恢复受损方的名誉。 赔礼道歉:这个比较好理解,就是侵权方要向受损方表达歉意。 这些承担民事责任的方式,可以单独适用,也能根据具体情况合并适用。 相关概念: 民事责任:民事主体在民事活动中,因实施民事违法行为或基于法律特别规定而应承担的对其不利的民事法律后果 。 违约责任:合同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所应承担的民事责任 。 侵权责任:行为人因过错侵害他人民事权益造成损害时依法应当承担的民事法律责任,以及虽无过错但法律规定应当承担的民事法律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