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stion-icon 民事诉讼举证期间的相关法律规定有哪些?

我最近涉及到一起民事诉讼,法院通知要在规定时间内举证。我不太清楚举证期间有啥具体规定,比如时间是怎么确定的,超期举证会怎样,有没有可以延长举证期的情况等,希望能了解这方面的法律规定。
展开 view-more
  • #举证期间
answer-icon 共1位律师解答

在民事诉讼中,举证期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它指的是当事人向法院提交证据的时间范围。合理的举证期间有助于保障诉讼的顺利进行,提高司法效率,确保双方当事人能够公平地进行诉讼。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九十九条规定,人民法院应当在审理前的准备阶段确定当事人的举证期限。举证期限可以由当事人协商,并经人民法院准许。人民法院确定举证期限,第一审普通程序案件不得少于十五日,当事人提供新的证据的第二审案件不得少于十日。 举证期限届满后,当事人对已经提供的证据,申请提供反驳证据或者对证据来源、形式等方面的瑕疵进行补正的,人民法院可以酌情再次确定举证期限,该期限不受前款规定的限制。 如果当事人在举证期限内提供证据确有困难的,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延长期限,人民法院根据当事人的申请适当延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六十八条规定,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应当及时提供证据。人民法院根据当事人的主张和案件审理情况,确定当事人应当提供的证据及其期限。当事人在该期限内提供证据确有困难的,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延长期限,人民法院根据当事人的申请适当延长。当事人逾期提供证据的,人民法院应当责令其说明理由;拒不说明理由或者理由不成立的,人民法院根据不同情形可以不予采纳该证据,或者采纳该证据但予以训诫、罚款。 此外,简易程序案件的举证期限有其特殊规定。适用简易程序审理的案件,举证期限由人民法院确定,也可以由当事人协商一致并经人民法院准许,但不得超过十五日。小额诉讼案件的举证期限一般不超过七日。 当事人在民事诉讼中,一定要严格遵守举证期间的规定。若有困难要及时向法院申请延长,避免因逾期举证给自己带来不利的法律后果。同时,了解不同程序下举证期限的具体要求,有助于当事人更好地准备证据,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avatar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suggest-qr
mobile-suggestion
qr why
mobile-cta-laywer cta-laywer
免费法律咨询 3423名律师在线 3分钟快速回复
立即联系立即拨打立即联系